既然是小说,不必太较真于与历史的相似度,虽说是虚构,然人物的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历史的脉络也入情入理,忽然会有种错觉,历史的真相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嘉靖,虽沉迷于修道,却并非昏庸,虽信奉“无为而治”,实心系朝政;生性敏感多疑,诸事皆要过问,却从不轻易决断,任由诸臣揣摩,不置可否;虽有些智慧,却
不曾为百姓疾苦思虑,只知谋划如何牵制政权避免党争,以至于最后被海瑞直言“天下不直陛下久矣”,一心想做明君,却少了些胸怀,可惜了。
吕芳,都说太监无根,唯有视主子为根,才能安身立命,所以宦官多弄权。而吕芳却是难得的忠良之臣,不仅嘉靖的生活起居离不开他,就连朝政之事也会试探他的意见。虽说见龙颜行事是他的本份,然而他也从不昧着良心一味讨好,而是适时适情,以嘉靖能接受的方式给出中肯的表态。不迎合,不挑事,深以为,吕芳才是嘉靖的贴心老棉袄啊!
严嵩,典型的大奸似忠,好像坏事做尽都是他儿子的不孝,好像贪财枉法也是被逼无奈;老谋深算是一定的,以大局为重也是发自内心的,只是严家最后贪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实在说不过去,念在他20年的辅佐之功,嘉靖也算赐了他一个善终。
徐阶,表面看是个和事佬,实则内心是正义之师,总是在危机时刻,以春风化雨,助人度过难关。常以媳妇自居,凡事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尽力顾着两头,确实够心累的。
胡宗宪、海瑞,同为衷心不二,实心用事,而胡除了“忠”,还懂得“体”,体谅严嵩的贪墨,体恤嘉靖的为难,一来是圆滑,不得罪,二来也是懂事,识大体,同时依然保有血气,最后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苟且于官场之争。相比之下,海瑞则刚正的过于激进,拼了命的维护正义,却取之无道,身在官场,无视规则,于是坑了至亲好友不算,还差点送了性命,一句话,若在宫斗剧里,他应该活不过第一集。
一场王朝故事,无关历史,却道尽了官场,言尽了人事,皇上也好,臣子也罢,谁不是相爱相杀着,演完这一出人间沧桑呢……
第一部看完的长篇历史小说,能让我耐着性子看完的,岂止是精彩绝伦,简直是惊为天人……
https://xpanx.com/
2021年5月29日 上午9:07 1F
云在青天水在瓶。大明朝的天底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念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就是流露出悲悯与希冀的“1566年”。康德说:“人类唯一有价值的就是精神。”小说中,海瑞已不仅仅是一个直臣,刨除时代局限造就的愚忠,他的正气、执着、廉洁、自律和赤诚,都是超脱时代的精神。这部历史小说写得真棒!电视剧基本是拷贝了小说的全部,也很棒[玫瑰][玫瑰][玫瑰]
2021年5月29日 上午9:08 2F
海瑞是拥有忠君爱国思想内核,又积淀着两千年圣学的绝版极品,明朝党争是现象,本质是一人独治,超越不了时代视野的时代人注定让他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也注定逃离血盈满屏。最后“海瑞闻讯大恸”有些难以平静,想想真心为嘉靖哭的,也只有骂过他的海瑞了。
2021年5月29日 上午9:09 3F
这是一本优秀的历史小说,但不是真正的明朝历史。其中一些内容是偏离史实的,不过不得不承认,在刻画人物形象,权术博弈方面还是很能俘获人心的。剧情跌宕起伏,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很符合读者期待的。知道了有同版的电视剧,而且许多读者是边追剧边看书的,打算有时间也去欣赏一下电视剧,再做一下对比,或许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这本书很适合不刻意追求史实的读者,如果很追求史实,推荐去看《万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
2021年5月29日 上午9:10 4F
#读书《大明王朝1566》by刘和平 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点也不错,在这本书里,胡宗宪变成了彻头彻尾干干净净的为国为民的谋国之士,而严世蕃变成了肤浅张狂之徒!海瑞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咦?有那么点奇怪?是不是有点政治意义?
然而整本书看下来,真心觉得吕芳跟严嵩都噤若寒蝉,如履薄冰。科学家失败万次,成功一次即名扬天下,政治家成功千把,只一次失误就付诸东流。而曾经舍身忘死的战士,若干年后也成了历史长河里的一段传奇。想到此处有那么点心酸也有那么点灰心。若干年后,你做的那些挣扎,那些两难的境地,也只是成了别人口中随意贬损的故事。他们不懂局势甚至连真实性都不能判断,就能凭着一条舌头两片嘴唇随意评价。所以自己该追求些啥,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