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平无战事》了解到这个作者,来看了这部历史小说。
既是小说,其中真真假假便不必深究。
这部小说中描写的众多人物中,有与众不同的皇帝、最直的官员、最忠的太监、最酷的商人。
嘉靖二十年不上朝,却对天下事了如指掌。平时喜欢给属下出字谜,该做什么找何人做全在字谜里。最喜欢说的话是「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换干洗湿。。。」事实上他修个宫殿每年要耗二百万两,还要装作委屈巴巴地从赈灾款和属下薪水里扣,被人议论两句就耍小性子不搬去住,奇葩奇葩。
官员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海瑞了。不过我更敬佩胡宗宪和王用汲。胡大人虽是严嵩提拔,在关键时刻总是选择正义,不会唯严嵩是命。一次一次,为高翰文海瑞想好后路,及时点拨,有勇有谋有担当,这才是“国士”的风采。
而王用汲,从字开始就是作者改写,也给了他这样温润如玉又刚正不阿的性格,有情有义有原则,相当完美。他比海瑞温和,却不输风骨,比高翰文有头脑,更能成事。虽然他没有和海瑞一起上那一道《治安疏》,但海瑞上疏及被囚前后从不避讳,有友如此,夫复何求。
众太监中,让人忘不了的,先是杨金水,后是吕芳黄锦。这三人的所作所为常被书友点评“虽然不是完整的人,确是最有人情味的”。不错,我很同意。自入宫后皇帝就是一切的一切,这三人确是最忠嘉靖之人了,万事都是为了顾及嘉靖的脸面,也就是嘉靖的心情、喜好。虽有些“愚忠”之嫌,但国之大事本就不该是太监该管的,忠于皇帝多于自己牟利便是好太监。
书中出现的商人不多,沈一石无疑是最有名的那个。他有格调,有抱负,还有猜度君心的本事,看清未来的眼光。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从来都懂,还是为了事业赴汤蹈火。要我说,那“天下第一疏”会被写成也绝对有他的功劳。他把那笔天大的烂账摆出来,展示在世人面前,才让海瑞这样的直臣开始发挥作用。
写到这里突然对沈大官人的喜爱又多了一分(๑><๑)。我读书时看到喜欢又敬佩的人物,必是尊称之,这部书里一共出了三个,王大人胡大人还有沈大官人,都是极厉害的人物。自看完这本书,就把微信读书的昵称改为了“润莲”,也是希望自己能像王大人那样做人处世。
刘和平老师的这两部作品,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文化”的力量,也开始对“政治”是个什么东西有了一些朦胧的印象。确实是极吸引人的好作品。
看完一个月了,零星地写一点感想。至今看到这些名字,仍不觉为他们叹息,谁都不容易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