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看这本书了吧,也是机缘巧合,帮同学改论文,因为不熟悉具体的情节,所以又看了一遍。
上次有写过关于三国中的神灵意象:实际上就是将里面①一有不得志就有人来救:刘备种种②一遇到危急时刻就有神灵显神通:的卢马跳水③诸葛孔明的一些妙计太过于神性化④刘备在三国里面怎么都不像个英雄,倒像个孬怂(③④为鲁迅先生概括: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这一系列情节烘托和自然环境渲染挑出来进行阐述对比,总体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三国拥刘反曹的倾向。因为这种情况基本都发生在刘蜀集团,所以算是把三国之中刘备后期虚伪,假惺惺,扭捏作态的形象骂了个遍(不喜勿喷,个人观念,因为知道三国毕竟是小说,虚构成分大,与历史上实际刘备还是有差距)
这次再看倒是集中于第四十四回到五十七回,人物集中到了周瑜与诸葛亮的身上,将周瑜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情节贯穿进了整个儿赤壁之战和吴蜀联盟,真是精彩至极,写的太棒。
总结下来: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前还有周瑜要五杀孔明。总共八次交锋,都以周瑜失败而告终,对比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与吴志的周瑜,的确有些委屈了他了,那个深明大义,气宇轩扬的大将军成了这副模样,不过也有人说在“五杀孔明”的情节中周瑜都是现在东吴集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觉得诸葛如此神通,留他必成祸患,日后吴蜀对峙不好,不好锄根,并不能反应他小肚鸡肠,只能说他忠心耿耿。不得不说对比下来,周瑜与诸葛亮二人的确都才学不浅,只不过作者一味地只想突出诸葛的智而写的太神,淡化和削弱了周瑜的智慧。
五杀孔明:在这里诸葛亮性情更显包容,和周瑜咄咄逼人,步步紧逼。
三气周瑜:在这里周瑜就跟智障一样被诸葛亮耍来耍去,计谋远不及“五杀孔明”的一些情节。诸葛亮步步紧逼,得理不饶人,不得理也不饶人。有点故意找茬且炫耀智谋的嫌疑。
这中间精彩情节很多:摆祭坛借东风,草船借箭(历史上真正是孙权的故事),黄盖苦肉计,舌战群儒,曹操赋诗短歌行,华容道放曹,刘备娶孙尚香。所以有一些环境描写也相当精彩。
诸葛亮与周瑜二人的传声筒是鲁肃,一会儿跑到孔明那儿说周瑜如何如何,一会儿跑到周瑜那儿说诸葛亮说的如何如何………这两人能展开如此多的斗智斗勇,真是辛苦了鲁肃这个重要的中间角色。
惊喜的是《三国演义》的最后这首诗:
西塞山怀古
唐 ·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历史渊源十足。以及回顾开头那首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前后对比一思量,思绪万千。
2021年5月29日 上午11:14 1F
论《三国》之“才子皇帝”——曹丕
曹丕刁难曹植是用一首诗,羞辱于禁仅用一幅画,毒害曹彰又用一盘棋。
吟诗本为遣兴,观画本为解闷,下棋本为陶情。然七步诗却成了杀人刀,粉壁画竟成了断头台,黑白子也成为了催命散。自有诗,棋,画以来,未有如曹植,于禁,曹彰之不堪者。
世人称曹丕为“才子皇帝”,观其手段真不愧“才子”之名也!
2021年5月29日 上午11:14 2F
孟德之低谷,莫过于囚中牟以待削首。玄德之低谷,莫过于寄荆州以求安身。然曹操入牢狱而后遇陈宫,此霸业之始。备屯新野而后逢徐庶,此王道之初。陈宫弃操,恨恨而别。徐庶舍备,依依不舍。其礼贤之情,似之而又异之耶!若陈,徐二人随其主,又恐自此史书不见奉孝,孔明华丽之章尔。
2021年5月29日 上午11:15 3F
曹操一生曾兆三梦,初见双龙并挂,此西蜀兴旺之兆。又梦红龙飞升,此江东分鼎之兆。后梦三马同槽,此江山易主之兆。 玄德一生曾见三画,初见孔明天下之画,定三分之形。又见张松蜀域之画,筹入川之计。后李意掘坟之画,预夷陵之败。 梦中知三分,画里见兴亡。曹操一生俱是梦中客,玄德一生当为画中人!
2021年5月29日 上午11:15 4F
三国之《论奸雄》:古今奸雄众多,然以智而揽天下,以奸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抒怀自比文王,近似于顺。立志愿为周公,近似于忠。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似乎为宽。不追关羽而全其志,似乎有义。窃国家之柄而存其号,异于王莽弑君篡汉。留禅让之事而待其子,胜于刘裕逼主灭晋。世人多骂曹操之奸,曹操当笑世人不知何为奸尔
2021年5月29日 上午11:15 5F
高祖卧床见英布,是为搓其傲气。曹操赤足迎许攸,是为悦其降心。一则善驾驭,一则善结纳。刘邦杀英布是为安世,曹操杀许攸是为立世,一则善舍,一则善得。
光武焚书以安反侧,曹操焚书以警众疑。一则有度量,一则有权谋。帝王有帝王的气象,奸雄有奸雄的心事,真是好看。观三国需要不断比较,方能悟其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