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底开始看,断断续续地看到今日才终于看完了,总历时约40个小时,60万字的《三国演义》原来还是四大名著中字数最少的一部,这也是我完完整整看完的一部名著。
中国自封建王朝伊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三国中,我看到了各朝各代的帝王将相们都有一颗大一统的心,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台湾什么时候回归大陆始终是统治者的一块心结。东汉末年分成了魏蜀吴三大势力,即便最后三个势力均被司马王朝给收割为晋,但由于蜀主刘备才是汉朝的后代,而罗贯中也没能脱离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在小说中添加了一种“尊刘贬曹”的主观倾向性——尊正统王朝,维护大一统。这也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辅国丞相权压君王却又不敢轻易僭越王位的情况,担心的还是怕被世人所唾骂。
在三国中,我也看到了魏蜀吴三国君主更迭到后面,后主们远远不像初代帝王那般充满雄心抱负对国家大一统感兴趣了,蜀刘禅、魏曹睿、吴孙皓都变得贪图享受、荒淫无道了。尤其刘禅都已经不理朝政,宦官干政,蜀国被吞并了,也无所谓,变得苟且偷生,真的是辜负了先王刘备的凌云壮志,更是愧对了诸葛丞相七次北伐中原之努力。魏后主曹睿,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浪费国家财力物力人力大兴土木。孙皓也是,专制暴虐,沉迷酒色。这种现象很像当代流行的“富不过三代”之说法,初代辛苦打拼来的财富,富二代可能轻松一些,生活过得自在,到了第三代如果不多加劝勉很容易陷入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堕落圈。
在三国中,感觉前期的谋臣武将各个都身怀绝技,故事也演绎得精彩,到了后面诸葛丞相仙逝之后,姜维邓艾之辈,以及后面的不知名武将,远没有赵云马超夏侯惇张辽甘兴霸等这般威风,以至于司马王朝吞并蜀吴之时都没什么看头的,二主皆乖乖投降,更别说什么奋战抵抗。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真的很精彩,说《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一段王朝争霸赛,在罗贯中的笔下被描写得多姿多彩,人物形象丰富饱满,个性鲜明,真不愧是经典名著呀,满分好评无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