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以李云龙为中心,讲述了从抗日战争到1968年的故事。
1.当犹豫不决时,就想: 日他娘的,就这么办吧,决心就下了。/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
2.形式紧迫,周围意见很多时。如果自己是主事者,就直接当机立断,取消讨论,直接分派任务。同时做好承担结果的准备。
副团长邢志国提出不同意见:“团长,总要选择一个主攻方向,把主要兵力集中在主攻方向,其余三个点应派出小部队佯攻,使敌人难以判断主攻方向……”
李云龙不客气地打断邢志国的话:“你那个战术太墨守成规,这次咱们和敌人兵力对比是5:1,敌人的外围兵力分布在城墙上很薄弱,咱们倾其兵力四面强攻,每个点上都是主攻方向,敌人只好让咱们牵着鼻子走,把每个点都变成重点防御。可敌人兵力少咱们兵力多,准占便宜。你负责分配兵力,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散会。”
3.每次进行一个行动前,进行成本计算。做一个现实主义者。
打仗之前先算计一下自己的本钱,有便宜就干,没便宜说破大天也不干,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
原则只有一个,只许占便宜不许吃亏。赔本的买卖咱不能干。反正是枪一响,你多少得给老子捞点东西回来,我这个人不择食,什么都要,吃的、穿的、枪炮、弹药,弄多了,我不嫌多,弄少了,我不高兴,没弄着我可就要骂娘了。当然,我也不是啥都要,要是给我弄个日本娘们儿来我可不要……
4.尽自己的职责。下面这句话发生在日军夜袭李云龙部队,被李发现的时候。没有为自己的战友过多悲痛,也没有愤怒行事。只是冷静接受事实,并且开始自己的职责任务。让我很感动的一句话。
哨兵已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下面该轮到他们尽职责了。
5.自我实现,丁伟,田墨轩,赵刚,他们三人,都是把自己的追求融化到血液里的人,他们就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本身。Randy教授曾说:一件事情困难,是为了考验你对这件事情的"想要"的强烈程度。我追求一种成熟而高效的生活方式。从生活到工作,我正在一步步的实现这个目标。
6.现实主义者。从现实的角度考虑问题。李云龙看不懂各种理论,但他得出结论:不管什么主义,都得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不然就狗屁不值。还有本书强调的:名族利益始终高于意识形态(这是丁伟毕业论文的核心论点)。共同点是注重实际。
7.狭路相逢勇者胜。多想想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而不是觉得自己不行,或者忙于解释。
8.有自己的思考。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空闲时间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隐藏自己,但不要讨好别人。因为时间宝贵,而且人应该是像直线那样生长,可以走弯路,那样回首时,人还是线性的。可要是总是讨好别人,人生会有段缺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