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

MoMo 2021年5月29日15:36:233485

文学不是励志格言,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文学是对生命真实现象的理解和包容。《红楼梦》恰恰好是这样一个文学作品,它是真实的人生,或许没有道理可讲,但却是曹雪芹由富贵到败落的大彻大悟,因而怀着对人生最大的悲悯。

如果有些书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给你感悟、使你反省,那《红楼梦》应当赫然在列,如果你还是没有找到再读一遍《红楼梦》的意义,那不妨建议你看看这本《蒋勋说红楼梦》。蒋勋老师一清如水去看待《红楼梦》里的每一个人,探寻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本质,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微的、贫穷的、富有的、刚烈的、温和的。

蒋勋老师像福尔摩斯这般观察到看似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下的暗流涌动,能从繁文缛节中看出曹雪芹暗含的倾向,能从一串的人物清单中知道重点,以至于我在看的时候经常会惊呼,啊,这种显而易见的细节我当时怎么就没发现呢,我当时怎么就不明白呢?

蒋勋老师在此书中,反复强调的事情就是因果,他认为生命是一种“因果”,称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王熙凤只为打发刘姥姥而给的一点银子救济了刘姥姥,后来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在王熙凤死后被卖到妓院,最后是被刘姥姥的外孙救助,这是一种命运上的因果;王熙凤利用贾瑞的痴情把贾瑞整死,只是因为她看不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她后来的下惨也很惨,这是一种人性上的因果;袭人是宝玉最疼的丫头,而贾宝玉本来就对丫头们大声说话都很少,可第一次发脾气踢的人却是她,这是一种人与人相处的因果……如此种种,蒋勋老师以一种有意与无心之间的哲学,来探察人间种种“因果”。

蒋勋老师也常怀着悲悯去看待每一个人物形象。贾瑞调戏王熙凤,原著中对贾瑞的行为描写实在不端正,非常不堪,本应被很多人讨厌,然而蒋勋老师看到了贾瑞父母双亡,把他养大的祖父每天叫他跪着背书,而他悲剧的结局是因为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情欲一发不可收拾;薛蟠他倚财仗势,强买香菱为婢,杀人抢妻却觉得没什么,然而蒋勋老师却觉得他本性不坏,不好的品德是因为母亲的溺爱和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分辨不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贾环和赵姨娘下蛊害宝玉,蒋勋却说细读才能体味他们的痛苦,他们是被冷落的,而贫贱之人容易发怒,因为他们本就心存不平,一旦有委屈,就特别容易爆发出来。看蒋勋的文字,你能读到的是悲悯和感动。

在蒋勋的眼里,《红楼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蒋勋老师认为在宝钗讲绘画材料的那一节里,光是她列出材料清单的那一段,就可以写一篇关于十七世纪中国绘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论文了;而在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时,表现了出色的管理才能,短短一个月中使宁国府的管理由乱到治,管理成效显著。蒋勋老师说他会推荐大家去看那一回,单单那一回就可能是一部管理学的大作品了;而在整部书里,蒋勋更是看出了关于医学的内行,也具体阐述了他所对中医体系相互牵制平衡的理解。

《蒋勋说红楼梦》是蒋勋老师几十次上百次阅读《红楼梦》之后方才写出来的,甚至于对一个没有名字的农家女孩二小姐都充满着尊重。现在这套书也增加了对非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的理解以增加故事的完整性,更适合对青少年的讲解。推荐这套书,它的闪光点绝非一文能道尽,希望这套书能帮助你扩展思维的深度,提高眼界的广度,拉升情感的弧度,做一个更加温暖和通透的人。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9日15:36: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184.html
《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是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 读书

《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是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把《石头记》改成了《红楼梦》,就是因为这支曲子。这支曲子不讲任何人...
一入红楼 终生难醒 读书

一入红楼 终生难醒

花费好几个月,共用时93小时36分钟,标注1095条笔记,啃完了这本书。(也很有成就感呢)我是边重读红楼梦原文边看的蒋勋说红楼梦,一回对应一回,相对来说,阅读时限就更久了些。 蒋勋老师是从美的角度,从...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3   其中:访客  3   博主  0
    •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 9

      用“温柔敦厚”来形容蒋勋的声音应当是非常恰当的吧,当他娓娓道来的时候,声音语气情绪都沁润到了你的耳朵里。
      作者在《红楼梦》和读者的人生间架设了一条通道,跟着蒋勋读《红楼梦》,其实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红楼梦》的每个角落也有我们自己的身影在其中!
      这套书处处是慈悲,也处处是觉悟。

      •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 9

        读原著再读此书方能有所感悟。就像蒋先生一样,《红楼梦》要用一生的时间来阅读,我也读了四五遍了,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读完此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生命形态,我们要抛开道德评价,客观面对。
        不过是胡诌八扯,曹雪芹都说了他的书是供人消遣的,消遣,就像现在玩玩游戏听听音乐。可后人就是不明白,所以曹雪芹才无奈地说谁解其中味?
        人生有缘,
        风雨不散;
        相互牵挂,
        心心相连;
        一声问候,
        彼此温暖。
        林秦晚安。
        [太阳][咖啡]
        人生的旅途上,快乐只会有增无减。小时候因为得到一颗糖,一辆玩具车就很开心,长大后也会,只是我们不再需要用相同的方式来获得快乐,有人说是因为人越来越难满足了,有人说是因为长大了,成熟了。我觉得只不过是获得快乐的方式不一样了,喜欢的东西可以不拥有,害怕的也可以尝试去接受。快乐还是很多的,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时,脸上流着泪,心里还是甜甜的呢。
        家的温馨,快乐的回忆,这样的幸福总能直击人心。看到这样的提问,我回忆到很多这样的快乐,有儿时的得到糖果般的简单快乐,也有那些很多人看来是艰苦的,而实际上我们却很欢乐的经历。记得刚开始工作租房子住时,房间很小,周边条件很一般,但这些外在真的不重要,在年轻的氛围中,一群同龄人的嬉笑疯癫,志同道合,至少给我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我觉得:童年越无忧无虑,越没留下什么记忆,反而有什么痛苦烦恼,才留在脑海。问儿子,小时记得某某事吗?总说不晓得,就好象记读书时和同学好玩的事,没读书之前都没什么印象。
        是走得太着急,忽略了路边的风景?是走得太专注,徒增了沿途的孤寂?还是走得断断续续,路过的风景都缺少了主题?
        你写得真好,把人带回了童真年代,大家评论得真好,引发了新的思考。能让我这样的懒人动笔,也真是久久未有的创举。[偷笑][偷笑]
        85后,小时候的快乐没什么特别的记忆,只是近几年,老城区改造,每每在老城区钻小巷子散步,就会忆起儿时:外婆家的院子,很像书中的百草园,表姐会用狗尾巴草做戒指给我们玩,累了就在二舅的屋子里铺上凉席,玩玩闹闹,然后午睡。奶奶家的四合院更大,夏天的夜晚,大家都把竹板席抬出来放在院子里,然后摇着蒲扇吃着西瓜🍉躺在上面看星空,大人们聊天或者打扑克。昨天晚上,我还躺在爸妈中间一起看《欢乐喜剧人》,女儿玩着手里的玩具,对我说:妈妈,难道你是宝宝吗?因为平时她就躺在我这个位置。哈哈哈。
        感情如此细腻的大男孩。自以为能写出优美文字的人灵魂和外貌都是令人羡慕和欣赏的,你一定也是。读了你的文字,突然也回味一下自己能经得起时间冲刷的快乐,竟然都是儿童时期与奶奶一起度过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总感觉快乐却越来越少了。
        曾经在部门聚会后回到一个人的孤寂时,也写过一篇类似的。就像红楼梦中贾府先荣而衰,人生先甜后苦,如果没有一开始的甜,是不是也就无所谓苦,就像你说的与其快乐会有落寞,倒不如舍弃了这快乐,落一个无悲无喜。可是啊,人生不就是一种经历吗?生活的苦与甜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就像热闹与孤独,都只不过是人生的两种形态,只愿热闹时能尽兴,孤独时能守心。
        很幸运能看到你写的这些,让我发现自己近来太过消极,回想自己,竟然还有很多经得起岁月冲刷的快乐,如此看来我是一个幸福的人,不该总为眼前的烦恼所禁锢。是时候调整自己,做一个正能量的老婆和妈妈!谢谢遇到你!

        •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 9

          所谓调养是说人的身体是一个宇宙,整个大宇宙要风调雨顺,人的身体也是如此。主金的肺,主木的肝,主火的心,主土的脾胃,主水的肾,其实就是五行,其中有互动的关系。中医对于人体的理解,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把人体当成一个大的循环来看,能够兼顾。
          通过看《红楼梦》可以对中国传统的很多系统有所了解,《红楼梦》里有关于命理、药理、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的记述,它像一部百科全书,整个十七世纪中国各个方面的形态全部集中在里面了。
          现在处于迷茫的时候 晚上有时候焦虑 也同样是伴着蒋勋老师《红楼梦》入睡。同样,并不觉得读完之后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就像您说的一样,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和心态。里面的人物也让我看到人生的更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