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花了1个多月时间看完了8辑蒋老师说红楼梦,我是当作一本小说看的,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真正见识了不一样的红楼梦,所谓博大精深原来是如此开阔,这段日子真的让我内心很充实,过的很快乐,感恩蒋老师,感恩曹雪芹大师这样的历史巨著。
蒋老师8辑的解说,这本书围绕是这个家族一群青少年青春期王国展开的各类故事,涉及的面相当的广泛,贯穿整个大家族由繁华到幻灭的生命历程,展示各类人物不同的性格故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门很深的学科。
从理财学来看,凤姐小小年纪能够管理上下300多人的贾府,各类人情世故,各类开销,里面种种细节真的叹为观止。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在当下家族已经寅吃卯粮的情况下,列举了比如置办宅基地、修建祖宗祠堂学校等生财之道,在王熙凤小产得病休养那段时间,由三姑娘探春、李纨、平儿代理管家,大观园承包制等处处体现各种理财能力,值得细细考究学习,想要生出一条产业,需要善于发现的眼睛,以及采取必要的行动,如果贾家早有这个意识,及时抄家,有备而来也不至于太过悲催,如果懂得经营纺织业,私企发展起来也未尝不可,繁华与幻灭是一瞬间,积极居安思危,储备应急措施才是生存之道。经济和权利始终是一个人的底气,凤姐没有权利的支撑,也不会形成这样的性格,黛玉如果家底丰厚点,也不至于因为寄人篱下生忧郁。
从亲子教育来看,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原来青春期的王国自己也是这样来过的,但是到中年你面对自己的子女,可能已经被社会奴役过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成长过来的,看看13,14岁小孩子之间的游戏和情感,或许对你以后面对青春期的娃也是很好的借鉴和思考的素材。这群青少年一起创办诗社,从小一起长大,这种没有任何利益和被世俗污染的圣地,这种美好的时光不忍心去干扰,去破坏,而入世,就是被男性污染坏的妈妈们给一步步拆散,王夫人后面撵走晴雯、司琪、逼死金川儿,让人很叹息!
从诗词、戏曲、医学、园林设计等这些方面,会发现自己真的孤陋寡闻,特别佩服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何况这么多有才华的女孩子,随随便便出口成章,关键诗词这么美,懂得这些美学,生命的境界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精神和内心更充实,以前很少对诗词感兴趣,因为接触学习的少,受熏陶的少,后面也可以花时间去慢慢领略。
从佛学、儒家、哲学等角度来方方面面了解人性,这里面可能很多人以为只是讲几个主角之间的爱恨情仇,但更多篇幅介绍了不同层次、不同地位、不同群体人性,不带任何偏见客观来分析因果,老实说看完觉得内心更加佛系,凡事都有因果,得饶人处且饶人,善待不同群体,保持对人最根本的体谅和欣赏,最卑微的人应该也是独立个体,是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情和法来看,王熙凤干死尤二姐这段,普通老百姓怎么玩的过有权势的人,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呵呵!这个哪个年代都是这样吧。贾瑞追王熙凤,也是被整死了,这其中作者很客观,大部分因素是自己纵情过度。王夫人道德偏见,认为美就是一种勾引,就是一种放荡,那个年代,只有丑和无德才安全吗?
从医学,中医来读,秦可卿/晴雯/尤二姐/贾母看病这几段,感觉作者就是一个医学家,把脉都写的如此生动科学,长见识的是,以前的医生不能跟女性见面,需要隔着帘子,或者帘子拉出一根线来把脉,神呼了
从色彩、服装、美学、护肤、美食厨艺来读,也是大开眼界,看文字能想象那种排场和体面,婚嫁丧娶,待人接客,这种大型场面,曹雪芹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是不会讲这么多细节。
从诗词歌曲、艺术、历史、外交、社会、植物、时节来读,老实说直接看原著都看不懂,典故太多,本来自己文学根基太肤浅,根本就读不懂,里面也讲了很多书《四书五经》、《老子》、《西厢记》、《牡丹亭》……抽空也要去读读这种历史经典,还有历代王朝的历史,每个典故信手拈来,曹雪芹真的太有才了,不愧为历史名著,世界有名,就如蒋老师所说,这本书可以看一辈子,随时都可以,反复阅读,不同年龄阶段体会不一样,光诗词估计就可以消化很久。
这本书人物相当多,关系也十分复杂,就这样讲了很多琐碎的小事,好像几百年前跟现在也没有啥区别,贾家上上下下3百多个人,跟我们一个公司部门人实际也差不多,这么个大家族,女性比男性多,面对社会和伦理更残酷,能作为上等丫头,如鸳鸯、平儿、袭人、晴雯等都是特别有代表性的人物,很难说我到底喜欢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有每个人存在的理由,我只是很佩服10几岁的女孩子为什么如此能干,做人做到如此周到,想想自己10几岁傻大妞吧,最让人惋惜的是,封建社会的女性大多太刚烈,受礼教和世俗偏见,受阶级地位控制,个人命运身不由已,没有权利的背后就是任人宰割,权贵的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十几岁自杀的自杀,出家的出家,被打死的打死,病死的病死,被伦理逼死的逼死,对比现代女性,他们真的太惨了。
通篇看过来,我最喜欢的是宝玉,宝玉真性情,真正的体谅人,是地母,是菩萨,他感激生命中这么多对他好的女性,历史上很难一整本大篇幅在讲女性的,讲女性的各类美,打心底去疼惜她们,不带任何偏见,贾家其他男人大多追求欲,低俗不堪,有时候觉得像苍蝇恶心。贾母活了80多岁,是贾家的大树,创业者,出生贵族,享受4代荣华,不仅活的久,还富贵了这么久,这颗大树,树倒猢狲散,老人活了一辈子,见识了一辈子,如果一辈子活成这样是人世间最高级的活法,虽然她到老知道很多事情无法挽回,但是富了这么多代,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12金钗每个人的个性看完之后,都略知一二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古时候戏子美男子估计很受欢迎吧,那个年代也有社会公关性,不管历史如何发展,情和欲的发泄都差不多,小说的女性,媳妇辈感觉相当平庸,没什么个性,也不聪明,有些还蛮小人,比较懦弱,孙媳妇如凤姐、秦可卿就厉害很多,放在现代董事长总经理职位会发展很好,还有很多其他人物,刘姥姥,奶妈、老管家、仆人……
最后想感慨下,那个年代可能没有抗生素,怎么10几岁都那么容易生病,其实更多是性格导致,比如秦可卿其实被公公逼死,林黛玉是个神话角色,从小体弱多病,其实也跟她内心太敏感,处处小心行事,容易悲悯,这些都容易造成一个人阴阳失调活不久,凤姐爱出风头,事事逞强,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我,这里面也悟出一些养生之道,要想活的健康长久,心态很重要,生活会看淡很多,因为繁华与幻灭都是一瞬间,对人真性情一些,因果都是有轮询的,一个家族长青,需要不断的惜福,不带偏见怀着悲悯之心爱万物!
蒋勋说红楼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