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听或看或听看,92h听完此书。听了还想再听,听了想看原著。总评,五星。致敬两位大师。曹大师写得真好,好在细节的描写,每个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刻画完全符合其个性、身份、角色,十分体贴;对建筑、衣着、美学、美食、中医、古玩、牌九、诗词都有精彩且内行的描述,三教九流无所不精,故后人称为“红学”;对长篇小说主线与副线的处理上堪称经典,过渡完美、转折润滑,每一条线、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不管多么细微,前文有提到,无论间隔几个章回,都会有回音,前后呼应。蒋大师解读也好。遵照章回,又不拘泥于章回的方式,抓住每个章回中的几个重点人物、事件解读,脉络清晰。尤其是对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解读,给人以活生生的人物画面感、真实感,印象最深的是玩牌九、开诗社吟诗作对的的场景,很难看懂的文字,一经解读颇感有趣,了解了许多的典故,看到了一群十几岁青少年借诗抒情、借诗达意的悲欢离合。最近,儿子上三年级,开始练习写作文了,开始写一些人物、写一些自然景物。读了此书,也有一些感想。第一,作者没有亲身的经历、阅历是无法写出如此精彩和内行的细节、用语,多观察、多思考、多经历是写作的基础和关键。第二,此书之所以精彩,精彩在于细节的描写。写好作文更多地要抓住一、二个点切入,写细写深,非泛泛面是谈。第三,结构和框架也很重要。此书整体采取了总-分的方式,又贯穿前后呼应,结构紧密。最后,几条感受。1.因果相应。凤姐算计一世反害命,黛玉还完眼泪就走了,巧姐因凤姐曾助过刘姥姥而获救,妙玉因过于洁癖而遭污,李纨因自救而成就其子……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一生行善,心怀善念,福虽未至,祸已远去。2.不随论人。作者对书中每一个人物没有带一丝丝个人感情色彩,而是客观地描述。宝玉在其父眼中是最不长进的,他却是最关心每位姐妹的;袭人在王夫人眼里是宝玉身边最可靠的待女,却是第一个与宝玉发生关系的;晴雯在王夫人眼里是个妖精,仅是个性强、人美而已……每个人所作所为都与其自身处境有关,并非简单区分为好与坏。3.顺势而行。贾家四代百年兴盛终没落,贾母有心无力,贾家祖辈叹息不已,贾家后代软弱无能,难阻家族败弱。反思我们在教育培养后代要求这要求那,到头来可能还是一场空,我们终归常人一枚,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健康快乐,有点小钱、有点空闲、有点小爱好、有几好友。儿孙自有儿孙福,尽力不求全,可以不成才但要成人,要求别太高,期望更别太高。他们只是我们去后的埋葬人而已,只止功能!
儿孙自有儿孙福,尽力不求全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