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碎念

MoMo 2021年5月29日16:49:49
评论
280

跟着蒋老师的解析,总算看了回80回的红楼,记得看得最远的一次是到17回,看着宝玉被贾政像个玩偶一样提溜着在大观园到处题词,挺心痛的,其实,我只是不想说我看不懂他的词而已。红楼是上天之书,只是真的有点被玩坏了,任何美的东西一旦落入教条主义,就注定要失去光泽。很庆幸,选了蒋勋的作为入门。

      台湾好像还蛮喜欢把这类讲课内容出书,最厉害的怕就是南怀瑾了吧。又想起了李劼评木心那篇长文里的“四最”:胡兰成最浮,南怀瑾最俗,木心最清高(原谅我忘记第四个是谁了)。那如果要让他来评蒋勋,想来也要说俗中之俗了吧?对此,有时候会想,雅俗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如何看待正式表达和口语传达?可能真没必要太在意这些细节。口语化讲课里面偶尔说错几个小细节有什么要紧呢?红学考证总是抓住一两个字在那大作文章,可它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有如此心思何不自己续写后40回的红楼?老师笔误在黑板上写错俩字,你自己在本子上改过来不就成了吗?他的讲课方式还挺适合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关于客观和主观,对于到了一定年龄的学生,教育工作者需要传达的是自己看问题的视角,而不是去传达知识,书上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您还念啥呢?又不是教幼儿园。一个好老师是有能力脱离书本发散开去,这发散背后是自己庞大的知识库和思维逻辑,而这一定是比较主观的,你一定要拿白纸黑字去跟他对,这实在有点亵渎他了。对着ppt念还要靠点名来约束学生的老师,其实挺可悲的,更何况您那ppt还是网上下的呢。所以,如果是太喜欢较真的,可能不太适合读蒋的解析。如果是从情出发的话,想看到他的思考方式,个人觉得蒋讲的真心不错。

      对于书本身,真的没啥好说的。以前读不懂读不下去,只是缘分没到。跟着蒋走,抓住对比和悲悯就行了。如果把红楼看成宝黛的爱情悲剧,就太小瞧它了。其实,他们二人所占篇幅真还不是很多。这是一本百科全书,背后是菩萨看人间的“悲悯”,绝不是悲剧。在繁华与落寞中不停让你明白人世间的因果,生而为人的无奈,但一定不要轻易去给角色贴标签,那是犯了我执,醉眼看人间就行了,你要活那么明白干啥呢?基调从最开篇就已经奠定了,其中穿插的所有繁华中都透露着悲凉,诚如周树人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想起废都的开篇,偷回来的那朵花死了,这就是它的基调,后面所有的繁华都只是为了让这悲更悲而已。

      书有点长,读了大概1个月,可能更长?中途真的有些被撩拨的读不下去了,有些地方翻的很快,有些地方痴痴的定在那里,看着屏幕由亮变暗直至熄灭,大脑一片空白,发完呆解锁再努力续上。晚上眼皮不停打架,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醒来点开继续,“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真不知该哀伤还是庆幸?

     书近尾声的时候,有一种梦将醒的感觉,这必然是矛盾的,想醒又不想醒。人去楼空,大观园亦或桃花源散了,终究是散了。大家各自走向自己的结局,或死或伤,或爱或恨,无常饶过谁?因果饶过谁?又何需饶,无所畏惧的去就是了。

读书期间,不停想起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想起二湘的《狂流》。想起狂流开篇席慕容的那几句诗: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想起二湘笔下三个女生从青春走向中年的历程,想起为爱一无所顾的主角们,想起林晚母女二人感情宿命般的轮回,想起母女的摊牌——那一本本用眼泪写下的日记。想起从商场出来坐上出租车却再也没有回到家的海婷和那毫无防备的车祸。记得当时群里炸开了锅:“二湘,你为什么把海婷写死了?”。“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出了车祸,我只是想把她写进我的文字里……”。安静了。想起怡敏和林晚来到海婷的墓前,海婷突然穿着粉红色裙子出现在背后,“嗨,你知道一个叫做“花家舍”的地方吗”?真的有吗?大观园最终也是颓了的呵。“没有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没有人能誓言相许永不分离,是我的错,是你错过?没有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没有人能了解聚散之间的定义,太多遗憾,太多伤感,留在心中像一道狂流”。我知道,我知道没有人能找到桃花源,没有什么聚是不会散的,可是,我还是希望你心里能想去找找桃花源,哪怕仅仅是想想而已。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9日16:49: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2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