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52小时43分钟,读完此书,前后跨度,差不多整整一个月左右。
但是,我与此书,我与蒋公的缘分,却远远不止如此。
一六年底,时年刚满二十五岁,青春渐逝,心态渐老,跨过一些山水,经过一些世事。
百无聊懒之际,偶看87版《红楼梦》,因贪慕晓旭黛玉之姿,感伤红楼悲剧之美,遂决意拜读原著,以解相识太晚之恨。
大年初一凌晨,窗外烟花灿烂,而我却人生中第三次打开那套藏于书架之上的《红楼梦》原著(前两次拜读,可能年纪太小,大概十一二岁之时,每每读到第八回,便着实读迷糊了,惭愧!惭愧)。
父亲的书,家里最老的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四册,每册三十回,共百二十回,作者曹雪芹、高鹗。
已记不得花了多长时间读完,只记得有了电视剧的铺垫,人物关系和剧情安排,大致不再混乱,也算是终于能读懂这本书,走进了这个荡气回肠,撕心裂肺的故事。
至此,近似癫狂,无可救药,彻底沉迷。
不断反复观看87版电视剧,一遍遍重读各版本原著,听周岭先生、周汝昌先生等等红学研究者的讲解,更是执着于在网上搜寻任何跟红楼有关的只言片语。
第一次真切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悲痛和觉悟,能让我的生命发生共振,甚至夸张到梦到我与书中的她们在大观园里联诗作赋。
从此,开口必谈红楼梦,逢人就要推荐红楼梦,此书已融入我的生命和生活。
一晃两年多的时间过去,我也读了两年多的红楼梦,几乎没有一天断过。
与蒋公结缘是一七年的事情,无意间在哔哩哔哩搜寻红楼梦相关视频,忽然看到了有个叫《蒋勋细说红楼梦》的音频剧集,把前八十回红楼梦,按照每回两集,每集70多分钟的形式,从小说本身出发,从青春、女性、生命、美学的角度去解读,而不去考据那些作者故意隐去的信息。
抱着一试的态度,睡前听了第一回上半集。开始的时候,对内容还是有些挑剔,比如讲解的语言不是很流畅啊,一些细节不够严谨啊等等小问题,但是我却惊讶的发型我竟然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仿佛他的声音有一种魔力,能够治愈长期困扰我的失眠问题。就这样,听《蒋勋细说红楼梦》成了我每日睡前必备的环节,也在现实当中我的生活,与梦中我的红楼之前架起了一座桥梁,累了,倦了,孤独了,我便进去躲躲。
在读红楼的这些日子里,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从寄居长安,到流浪海岛,再到魔都逗留,人生似乎一场永无止境的奔袭,以前那个热爱生活,关怀生命,信仰美学的我,在时间的洪流里消失殆尽,总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可却总弄巧成拙,最终手足无措,洋相百出。
近来,工作之余的时间稍多了一些,开始重新读一些书,不带功利,不带杂念的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恰好那日,看到微信读书推荐这套录音整理版的《蒋勋说红楼梦》,就想着这过去的一年多,虽然天天听录音,但总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一次认认真真通读一遍,也算是老友见面,聊聊我们共同的红楼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