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苍天,此恨何极!

MoMo 2021年5月29日17:04:13
评论
299

一、写在前面的话

过去的4-5月份,我用90余小时,读完了这套《鲁迅全集》,全书大约450万字。其中杂文小说散文诗等部分选择了蚕食的读书方式,精读细嚼慢咽;翻译著作及论文书信等选择了鲸吞的读书方式,略读浮光掠影。这大概是我第三次通读《鲁迅全集》了罢。

二、朋友圈总能看到“鲁迅说”,那么鲁迅到底说了些什么?

鲁迅先生昔曾说过:“其实我也不必多说了,我所要说的,都在几十本著作里面了。”他不自己承认有天才,又说:“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实在是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当他抱病时,朋友劝他休息。他就说:“什么是休息,我是不懂得的,怎样娱乐,我也全不会的。”我个人非常认同并在践行这一点。

三、读大先生《药》的些许浅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药》这篇小说,大先生的行文用意颇深,大家若仔细咂摸,尤为耐人寻味。在小说中,华家和夏家都失去了儿子。华夏,华夏,华夏者,中国也。此寓意华夏失“怙”、失去“未来”啊。 只不过,华家的儿子是“痨病而死”,夏家的儿子确是“砍头而死”。华家儿子吃了沾有夏家儿子砍头鲜血的馒头,愚昧无知指望着“包好”、“包好”,却也终是死去了。

 两个儿子,代表着那时候中国的未来: 一个代表得了痨病注定无救的未来,一个代表一心革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未来。 而华家老夫妻俩、夏家三奶奶、一身黑色的刽子手、如被人提起脖子的鸭子一般的看客、驼背五少、花白胡子、未出场的牢头阿义、拿侄子头颅换得银元的夏三……代表的是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这篇小说,我尤其喜欢最后一场的刻画,华夏两家的儿子坟茔一左一右,如同富贵人家“祝寿馒头”。颇为讽刺的是,夏家母亲面对别家儿子吃了沾有自家儿子血馒头的华家母亲,竟踌躇与羞愧起来。“知儿莫若母”,可她仅仅知道儿子的是,儿子是冤枉的。儿子的革命之举,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理解,还能指望“看客们”?指望人血馒头的华家?指望用人血馒头换钱的“黑衣刽子手”?指望捞好处的“牢头阿义”?指望用侄子人头换银元的“夏三”?指望捎消息的“康大叔”?指望驼背五少花白胡子?

 坟茔一左一右,被砍头的儿子固然死矣,吃了人血馒头“包好”的儿子依然是死了。 先生落笔之时,心中该是多么的悲怆和凄凉、愤懑和绝望。 呐喊,控诉。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此恨何极!

左右是死、横竖皆死,但“华、夏之子”两种死法,何种死法,诸位看官心中,应有计较。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9日17:04: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254.html
我分享了鲁迅的《鲁迅全集(全20卷)》 读书

我分享了鲁迅的《鲁迅全集(全20卷)》

第一次觉得鲁迅的文美是在刚毕业的时候……或者说还是在工读中,本科课程还没有读完一边开始准备考研,总是喜欢光顾各种书店书屋,到读者俱乐部温习功课休息的空挡就读闲书,在一排都是民国大家的书架前,那时从课堂...
有一天忽然想读鲁迅,于是便读了。 读书

有一天忽然想读鲁迅,于是便读了。

但是一万四千多页没读完,没读的部分有:译作和古文作品,读了约30%吧。期间抽空读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挺不错,推荐给大家。 开篇介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竟然是用古文写的!!!读的很难受。幸亏有新文...
希望大家关注我,一起读书! 读书

希望大家关注我,一起读书!

从农村走出来,看到的世界越来越繁华,可是内心却越来越不安静。 偶然一天再读鲁迅,才发现: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一群人来唤醒大家的内心,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清醒过来,从安静中找回真正前进的动力和愿景。 这不...
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 读书

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

——鲁迅乖姑!小刺猬(注:鲁迅对许广平的昵称):在沪宁车上,总算得了一个座位;渡江上了平浦通车,也居然定着一张卧床。这就好了。吃过一元半的夜饭,十一点睡觉,从此一直睡到第二天十二点钟,醒来时,不但已出...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