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民族的灵魂

MoMo 2021年5月29日19:39:07
评论
211

小时候读鲁迅,觉冷峻尖刻,如今已在社会摸爬打滚,渐渐更贴切更深入了,读来更有惊心乃至诛心之感。他的冷静和深邃,敏感和专注,一针见血地剖析了所见所感之一切,笔下的风起云涌反映着人们所历经的命途、所处的社会背景、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发展状态,生活和思想的方方面面,无不让人切身感受到一个时代轻重缓急的脉搏,以及笼罩沉浸在淡淡哀愁中的一个民族的挣扎。
迅哥儿的文章一路捋下来,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平日里的一言一行以及为人处事,特别是他鲜活闪亮的人格,如世人皆知的——那就是一把利剑,充满智慧、锋利无畏,誓把麻木、懦弱、奴性、肮脏和愚昧尽歼。迅哥儿的博学多才自不必多说,这一四百多万字的大部头下来,各种鲜活典故、名言金句、灵魂鸡汤等划线划到了手软,足以看出他学识之渊博涉猎之广泛,和洞穿人心的精深。
他就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民族的灵魂。
掩卷沉思,不禁微微有些感叹,大抵自那以来的百年岁月变迁,虽经唤醒,但世人性情根本上或并无太大变化,所以迅哥儿的文字依然使人有万般感慨。

——
这部北京日报出版社版《鲁迅全集》,二十卷,含论文和讲义、杂文集、短篇文集、外国文学翻译及书信等。
遗憾的是,某些篇章生僻字、异体字缺漏太多了,而且排版多让人不喜,特别是《会稽郡故书杂集》及《古小说钩沉》,简直难以阅读,插在中间的注解,漏字、无标点,造成断句的麻烦。且这两部分里,重复的内容也很多。
到《嵇康集》就更加惨不忍睹了,各种注释和原文直接排在一起,对阅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尝试在想法里断句以明辨附注,奈何惨不忍睹之处实在是太多了,于是放弃了这种做法……
《艺术论》,苏联卢卡那斯基。通篇确实是非常硬的“硬译”, 译文里的“底”、“的”非常多,许多句段需要不断地分解重组才能堪堪理解,实在艰难。而且,本来就是作者的论文合集,论述的还是艺术这种高深的内容,耸立在流畅阅读理解面前的山就更高了。
其他就不一一而论了,总而言之,对于全集的达成,工作者付出的努力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29日19:39: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269.html
坚持坚持再坚持 读书

坚持坚持再坚持

坚持坚持再坚持先生的半文言半白话 精选“硬译”风格的作品 “硬读”下来的刚正不阿 鲁迅先生之风骨摘录两首诗来纪念逝去的329个小时吧《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
多少有点读“朝花”之欣喜,读“夕拾”之怅然 读书

多少有点读“朝花”之欣喜,读“夕拾”之怅然

评《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固然好。但若不能,夕阳寂寥之时,唤出花的模样,倒也可以幻化出种种离奇,看出更多因果原委。Steve Jobs 也曾说过:“你无法连接未来的点,只能回过头来连接它们(You...
鲁迅也会有骂骂陈西滢、梁实秋之流的锐利笔锋。 读书

鲁迅也会有骂骂陈西滢、梁实秋之流的锐利笔锋。

接上评: 鲁迅也会有骂骂陈西滢、梁实秋之流的锐利笔锋。 鲁迅的作品除了自创的文字,还有大量的翻译文字,其中大部分是译自苏俄和日本的文字。其中翻译了大量的小说,他也从这些中获得滋养,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每一个写出来的故事都见证了小说的成长 读书

每一个写出来的故事都见证了小说的成长

【二评】失约了。今天国庆,安定不下自己狂躁的心了。《中国小说史略》看了不到一半,就先把这一半感想写下来吧。有一本研究鲁迅的著作,名字叫做“铁屋子的呐喊”,我想这大概就是国人对于鲁迅最直白的印象了。如果...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