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基督山伯爵》,很是偶然,是得到APP听书中免费推荐的一本书,于是听了几分钟,觉得很有意思,在微信读书上搜索了一下,就开始读了起来。
基督山伯爵是一本通俗小说,主人公唐泰斯年轻时是一个善良正直,踏实不会说谎的热血青年。有三位卑鄙的小人陷害了唐泰斯使唐泰斯被终身囚禁。
在监狱的14年,唐泰斯戏剧般认识了一位神甫,这位神甫给了唐泰斯知识,财富和自由。出狱后唐泰斯来到基督山,成为了基督山伯爵。在有了知识和财富之后,从人进化成神的唐泰斯,开始他的复仇之路……
这本书有52万字,虽然是世界名著,但是从唐泰斯开始他的复仇计划之后,我的阅读兴趣就降了一大半。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复仇总是抱着一丝怀疑,他的复仇是正义的吗?或者说,他的复仇又伤害了多少当年和他一样无辜的人呢?
这本书,看到中间的时候,我实在读不下去了。基督山完美的复仇计划让我感到不舒服,当年那个正直不会说谎的唐泰斯,变成了这般模样,这算不算是一种成熟?
有一句话很火,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可是如果你出走半生,经历世界的坎坷之后要去保持一颗少年的心是有多难。
刚刚出来工作半年,前段时间回学校,就有了深刻的对比。我们可能永远变不成富有的基督山,但是有很大的概率变成只为了钱而去工作,只为了“有用”而去交朋友,只为了“物质”去选择爱情。
我们会变成熟,但永远要记住的一件事:不要丢掉孩童般的好奇心,不要只会向前看而不抬头仰望星空。
自从大三步入到大四以来,对于书籍的渴望渐渐被工作替换。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借口,我只是再也说服不了自己去阅读。我的潜意识里面,阅读不再是第一要务。
我记得在面试腾讯的时候,面试官问我:你平时读的书是什么?我说了一大堆无关编程的书籍,结果面试官只是很礼貌的点点头,然后加了一句:有没有技术方面的书?
其实就在从那一刻起,我渐渐说服不了自己。有时候我会理性的给自己算一笔账:如果我在大一大二时泡在图书馆不是在读课外书,而是去学习编程,那么我现在的薪资,遇见的人都会完完全全不一样。
但是,我不去探索,我怎么知道我的人生意义是在哪里?曾经有人问过我,你热爱的软件行业吗?我回答:我在编程这一块有一定的天赋,也有一定的兴趣,但不是我最热爱的行业。那你最热爱的行业是什么呢?我还不知道。
这也许是我至今为止不后悔当年花那么多时间去阅读和学习演讲的理由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