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处场景印在脑海中不能忘记,一个是康福在攻打金陵前夜进城劝弟弟康禄逃亡,康禄对腐朽的满清朝廷洞若观火,他认真地将所思所想及近年与太平军一起救济百姓所做的告诉哥哥,深深地震撼了康福,让这个一心一意忠于君上的哥哥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开始思考自己的忠君行为到底有没有意义。他们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在攻城前夜这样一个可能是生死别离的危急时刻,他们久久相拥,尊重对方的选择,却也深深地希望亲人能够活下去。眼前总是能够浮现这样的场景:漆黑的夜,高耸的城墙下,两兄弟所处的小茅屋发出了星星亮光,那是兄弟情谊,是两个忠君之士对于国家兴旺的期待和盼望。一个是湘军攻克金陵杀进天王府,最后的最后,一批伤残病弱的太平军自发站成一堵人墙,宁肯自焚与敌人抗争到底,也不愿投降。那份骨气让人动容。一个是曾晚年病重重遇康福,康福早已对于自己劝降的同僚韦俊遭曾国藩杀害等一系列事情所伤,康觉得曾并非他早年所认识的那个人,隐姓埋名生活多年之后重新回去拜见主子,名义上是拿回家传的棋子。实际上呢?就在他们重遇那一晚,曾也问了他“价人,你不会是要以拿回棋子为由断绝我们多年的情谊吧?”康表面上说不是,说曾对他恩重如山,但实际上曾事后也明白,康是不会原谅他了。虽然他解释了很多,说到自己为了国家江山社稷的各种身不由己。得不到至交的宽恕是多么的痛苦。
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太多了。难以一一尽述,还有“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人总要自强不息才能有尊严开心地活)、旧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曾对女儿的包办婚姻、一夫多妻制下女性无奈的生活、战乱年代被作为物品抢来抢去)、“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黄老之学的人生意义)
希望以后回味或者重读能够有更好的理解。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