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老先生写的是西游记,更是写的他当下明朝时候的事情。感谢吴承恩先生,让我们看到了明朝时候的风景,让我们看到了明朝政治和民生,让我们以史为镜。
如今再看西游记,看的是人生,看的是人情世故,看的是成长,看的是喜怒哀乐,看的是七情六欲,看的是九九归一。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西天取经,修行亦修心,五人齐心协力终成正果。
唐僧有许多的缺点,爱唠叨又杞人忧天,冤枉孙悟空,不听悟空的劝,还老听猪八戒不切实际的话,多次进入妖魔的洞穴,又多次死里逃生,但他一心坚持取经也告诉我们,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要保守自己的本心。
孙悟空是我最喜欢的。大闹天宫让有的人羡慕,让有的人嫉妒。最后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紧箍咒再念也没有改变他老孙的本色,身经百战打头阵,虽然有很多的妖怪他没有打过,但是他没认输,越败越战。他是这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没有他西天去不了,他赢得了唐僧的尊重,赢得了师弟的尊重,赢得了妖怪的尊重,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猪八戒好酒好吃好色,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有了他,取经团队更是有血有肉,他在取经过程中也是在进步,也有在成长,他在取经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的笑料。
沙和尚不偏不倚,沉默寡言,多干事,少说话。因为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打碎了琉璃盏,玉帝因为大闹天宫的事,把所有的火发泄在了他的身上,悟空本无害他之心,他却因悟空遭灾遭难。我想他成功到了西天被封为金身罗汉的那一刻,他应该笑了。他再也不用承受万箭穿心之苦。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陡的是崖,深的是壑;响的是泉,鲜的是花。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山前面,有骨都都白云,屹嶝嶝怪石,说不尽千丈万丈挟魂崖。崖后有弯弯曲曲藏龙洞,洞中有叮叮当当滴水岩。
唐僧取经—— 一心一意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猪八戒掀门帘——出头露面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摔靶子——不侍候(猴)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孙悟空看守蟠桃园——自食其果
孙悟空转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牛魔王与白龙马拍照——牛头马面
哮天犬过了度目前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铁扇公主的本事——煽风点火
王母娘娘摆蟠桃会——聚精会神
2021年5月30日 下午7:38 1F
花了100小时连听带看读完这部书,和看电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电视版偏重娱乐性,书籍版更加丰富精彩还偏重知识性。单从文学上讲,本书带来的古代知识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精彩的场景描写,尤其是打斗场面的描写,让人陶醉其中。既有趣又有料,让这部书理所应当的被列为中国四大名著。从宗教意义讲佛教在中国的盛行是一个时代更加文明的标志,既满足了一个时代的需要又帮助净化社会,为古代中国注入新的活力。从个人角度讲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人修心处世手册,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自己的内心和本性与外界环境干扰的抗争,到底以什么原则选择,决定了你接下来的路是不是离初心理想越来越远。最后用一句话说说看完本书的感受。人啊!为什么要经历万般困难才能懂得珍惜,懂得生活的真谛啊!
2021年5月30日 下午7:46 2F
一直不明白为何这部深受小朋友喜欢的神话鬼怪故事能在浩瀚的中华文学海洋中占据四大名著之列,看完原著后,就啥都明白了。西游记告诉我们:
第一、本事再大的人,也有他翻不出去的五指山。 第二、通常都是能干的人吃苦多。 第三、不经历磨难修不成正果。第四、有后台的妖怪全被带走了,没后台的全被棒子打死了。第五、骑着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可能是唐僧。第六、领导不一定是最有本事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最会BB的人。第七、打不赢就要学会搬救兵。第八、不要太相信那些主动靠近你的美女。第九、领导都喜欢会拍马屁的下属,所以唐憎比较喜欢猪八戒。第十、不要太讲究。妖怪抓到了唐僧非要先烧水,再把他洗干净,然后再吃,结果效率太低,丧失了机遇。第十一、看似最好过的关往往最难过,比如女儿国的色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