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一路降妖魔,如今稳坐莲花台。唐僧懦弱多顾忌,也是一心得正果。猪八戒,多口舌,做的净坛使者好埋怨。沙悟净,圆滑冷静,金身罗汉很可行。白龙马,做了八部龙马。
回想取经路上的妖魔,或是天上跑下的妖怪,或是土生的野怪,有背景的被带回去,妖力大的被收服,弱小的被乱棍打死。还有那一个个妖洞,一山山的小妖怪,全逃不过被烧被打的劫难。生而为妖,便下了地狱。
唐僧的慈悲只对人,不对妖。唐僧的敬畏,只对佛。对于悟空,他多是猜忌顾忌,害怕他难逃妖性,用金箍棒打杀自己,所以时时用紧箍咒威胁。
但好一个猴王,忠心耿耿,一心向前,有各路仙友道友相助,取经路也顺利了许多。
------------------------
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很多类似“阴谋论”的点评。譬如:红孩儿是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的孩子啊,沙和尚的九个骷髅是唐僧的前世啊等等。
不知是推理 还算是过度解读。感觉读名著还是纯粹一点吧,跟着西天取经这条主线,分析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比较和如今影视作品的差异,看每一个劫难是如何渡过。这也是内心的自我寻求真经的过程。
-------------
九九八十一难。我要有多坚强才能到达彼岸,寻到真我。
我像唐僧一样懦弱,看到妖魔就惊下马;害怕磨难
我像悟空一样骄傲,以为以一人之力便可直捣灵山;妄自尊大
我像八戒一样贪恋,美食美色尽享其中;留恋安逸
我像沙僧一样缄默不语,明知对错却畏惧权威;不敢反抗
我找寻自由,求取真经,漫漫西游,自我救赎。
我要有唐僧的坚定,一心前进不动摇,我要有悟空的勇气,降妖除魔不灰心,我要有八戒的力气,挑着历史的担子走向光明,我要有沙僧的洞察,看人看事多思考。
西游记,也是内心的成长戏。
-----以上内容算是午睡的梦呓-----
-------若是胡言乱语莫作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