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张宏杰
历时19个小时,终于将这本1300多页的曾文正公史看完了
"笨人"曾国藩的为官与处事
曾国藩更接近我们普通人,他资质平庸,不管是智力还是身体,都不是很强大,但胜于他有强大的内心,和能沉淀自己,不急于求成,善于反思,逆向思考(训练湘军,不同于绿营),总结经验,对自己的缺点能在受到打击时及时做出改变,向身边人询问自己的缺点,将日记给周围人看,敢于改正,有大局意识,无私的培养人才,为李鸿章铺路
考七次才成为秀才,第七次终于在幡然醒悟后以"笨拙"的方法去学习,稳扎稳打,,前期因为太戆,与何桂清、左宗棠等的恩怨,被身边人背叛,朝廷不信任,同事排挤,两次成功即将到手时为李鸿章做了嫁衣,天津教案被朝廷拉来背锅,被百姓唾骂"卖国贼",晚年疾病缠身,但仍然在尽力去做好臣子的责任,为大清鞠躬尽瘁。佩服他强大的内心与隐忍力,从他的生平看不到什么天赋异禀或者特别的好运,所有的都是他以"笨拙"式的慢工做出来的
曾国藩是能成大事的,他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反省,但不像海瑞那般死板,他遵守官场的潜规则,但又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处事态度,也有光宗耀祖的责任心(虽然这算是他的一点私心)。虽然提携的人背叛了他,但他宽宏大度,不与他人计较。他为通大局,知道国家要兴,必须有所改变,进而不遗余力培养人才,兴洋务,派幼童出国留学,设翻译局,不枉晚清中兴之大臣。
我觉得曾国藩虽然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但是他比更接近我们想象中的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有犯错的时候,失败时也有自杀的时候,不聪明但好学好钻研,也有自私的想要让自己的弟弟一起光耀家族的时候,但他知世故而不世故,心中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他想救中华,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事,始终忠君不二,但他所处的时代局限了他,也造就了他,腐朽的清王朝不是他一个人能拯救的,他尽力在为这个没落的王朝做贡献了。
作者这本书写的很通俗易懂,有逻辑,史实丰富,对于古文也有翻译,表达上也是以读者的角度去抒写的,让读者不知不觉就沉浸书中。对于曾国藩的介绍很是祥尽,但也有一些个人主观色彩,偏向曾国藩,但这是曾国藩的传记也就无可厚非。
本书带给我的惊喜除了对曾国藩有了全面的认识外,就是对太平天国的看法,历史书只是写了一些片面的对太平天国的史实,但是在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十多年的对抗中,我知道了太平天国的厉害,它不仅仅是农民兵,它也是有组织有纪律有实力的,就很想探究这样一支从金田起义的小队怎么势如破竹般的撼动两百多年根基的清王朝,农民兵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去对付清王朝的正统绿营兵的(虽然绿营兵确实很渣),接下来想去看看太平天国的故事了~另外,我才知道李鸿章、左宗棠都是曾国藩提携的,李鸿章还是曾国藩的学生,曾国藩把李鸿章当接班人培养,为他铺路。左宗棠因为自己的抱负背叛了曾国藩,俩人决裂,这三者的关系竟是如此。
2021年5月30日 下午8:26 1F
再次翻看关于曾国藩的书,总有感悟,为人处事处处必有心得……
作者从1997年就写了一篇散文《解剖曾国藩》,后来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论文写的都是曾国藩……作者关于曾国藩已经写下了一百多万字,出版了五本关于曾国藩的书,收集了大量关于曾国藩、湘军及晚清政治、社会史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完成了对曾国藩多个侧面的分块式解读,这些都是本书的铺垫……每个作者对曾国藩都有不同的观点与解读,读者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思考与感悟。
2021年5月30日 下午8:29 2F
孔子之后,古今完人!儒家圣人,理学风骨!
他立功为清王朝续命:在清王朝摇摇欲坠之际曾国藩扛起大旗,创建培育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剿灭捻军;设置幕府培育人才,涌现出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等一批疆臣干吏;开创洋务运动先河,师夷长技,形成同治中兴局面;垂暮之年力主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知识;他立德以求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他立言留下百万余字儒学经典思想,古今完人曾国藩!实乃我汉民族中华民族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