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曾国藩传》第一章
曾老从14岁开始和他的父亲一起去考试,考了6次之后,父亲中了秀才,俗称老童生。国藩的文章被全省通报批评,文理欠通,自尊心受损,内心十分抑郁。
于是开始思考,为啥我这么努力积极上进,怎么就考不上个秀才?
老爹们在外面庆祝曾家总算有个秀才的时候,曾国藩躲进书房研究自己这几年考过的试卷,分析自己的文章是哪里做的不够好。
有点像高考,我们各自偷偷努力那种感觉,因为他的老师(父亲)是典型失败案例,所以他还是决定自己琢磨,自学。
第七次去考秀才,总算考上了,曾家举家欢乐庆祝,有个出息的娃了!
曾国藩不负众望,举人也一考就中,进士转了两圈才中。但也是在28岁中了进士,在那个那个科举年代算是“早售”。
想来总结分析自己,盘点对方的优秀试卷是很重要的,曾国藩的这种行为属于复盘的一部分。
联系到自己,今年进步比较大也是因为复盘,从今年2月开始不曾中断,毕竟一天不打卡就是10元花花的流出去。(鲶鱼精进复盘社)
看着社员每日进步,更加坚定自己终身学习好陪伴的决心,就像“姐姐”说的,我想看徐小美谈恋爱,创业,结婚,生子,小孩上学。我也想一直陪我的社员成长🤔,看他们的情感起伏,仕途飞跃,学业有成。
曾国藩的爷爷在第一章给我的印象深,他喜欢装富二代的家伙,天天和顽固子弟一起打牌轰趴喝酒一天到晚正事不干。有次一个老人对着自己的孙子,说别看他这样,他家很穷,他又整天去花天酒地,家迟早给败完了。
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听到之后当场把骏马卖掉,回家后痛定思痛,第二天就像变了个人,每天早起早睡,专攻于农活,晚上监督长工播种,总之是严格的要求自己,老老实实干活,就这样坚持着,本来家里是个小中农,因为他白手起家的勤奋,变成方圆百里的“地主”🤔,总之很有钱。
曾国藩和曾玉屏爷孙二人最大的共同点是认死理,犟的很,执着,养成好习惯,早睡早起,睡前总结和计划,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直坚持所以最后都成就了大事,成为不负众望的厉害人物。
总结:好习惯不一定会让我们成功,毕竟成功没有既定的明显的标准。但好习惯能够给我们在日常的努力中增加好运,减少阻碍,潜意识的时候都能做出正确判断。
计划: 在10.30日的时候,看到曾国藩三十岁立志学习做圣人,我本来犹豫要不要模仿。想来,自己一直号称是个行动派,擅长践行书中理论,所以硬是要求自己也要这样做。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学做圣人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事情,吾将上下而求索。会做个终身践行者,老实的每日复盘,学做圣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