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

MoMo 2021年5月30日20:41:404276

历史课本对他的描述寥寥数语,不够鲜活,成年以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听到这个名字,遂产生好奇心,读完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也谈谈自己所得:

1、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的凭借意志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达不到的高度,这给了普通人以希望,有时候失败了真不能怪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2、他善于反思,总结教训,不断的改变自己,尤其是父亲去世在家守孝,再次出山,完全是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

3、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着居多。生活环境太安逸,人的意志往往会消沉,无所追求则很难成事,对别人的激与逼正确对待往往会使自己快速成长;

4、凡事从大处着眼,他是一个有全局眼光的人。水师被太平军围困,自己性命不保,依然抽调精干帮助胡林翼解放武汉,这事胡林翼感激他一辈子。明知天津教案几乎无完美解,仍然不惜搭上自己一生的声誉也要为国避免战争,把自己的名誉置之度外;

5、把传帮带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从他帐下出去的人才几乎涵盖了晚清一半的高级官员,从生活习惯到个人性格他都因材施教,与他相比左宗棠就差的有点远了;

6、凡事多考虑风险,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7、尚拙,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结硬寨、打呆仗。凡事下笨功夫,不投机取巧,往往会取得一个不错的结果;

8、有恒,自从立下了做圣人的志向,他就一直在记笔记,笔记记了三十年。坚持一件事这么久,用这份恒心与毅力做事,几乎无事不成。

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本书值得反复读!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30日20:41:4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522.html
向曾国藩学习,日日精进。 读书

向曾国藩学习,日日精进。

曾国藩的成功对我们的人生有巨大借鉴意义,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家庭背景的乡下人,最后成为清代名丞,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 001勤能补拙 曾国藩考7次才中秀才,不管当时的笑话怎么样去证明他...
‌《曾国藩传》 【故事】 读书

‌《曾国藩传》 【故事】

‌《曾国藩传》 【故事】 1. 曾国藩考了七次秀才才中,第六次被“悬牌批责”当作反面教材给示众了。曾国藩开始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把自己的卷子和满分卷子对比,总结自己的方法。在第七次顺利考中并在接下来的...
读曾国藩有感,做人要学曾国藩。 读书

读曾国藩有感,做人要学曾国藩。

读曾国藩有感 做人要学曾国藩。 自古以来,被称为完人者,两个半也,前两个完整的是孔子和王阳明,而这半个就是曾国藩,曾国藩是毛泽东的偶像,所以,曾国藩其人,可见一斑。曾国藩一生都在致力于立功,立得,立言...
曾国藩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是一个幸运的人 读书

曾国藩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是一个幸运的人

在翻阅家谱上至六百年都没有一个秀才在册的曾氏家族,在曾国藩经历了七次如刺如锥的科举之痛之后,终于迎来了曾家的第一次扬眉吐气的时刻。也正是在这第一次人生重大的挫折教育后,曾国藩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4   其中:访客  4   博主  0
    •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 9

      如果你觉得日子过得苦,坚持不下去,就读一读曾国藩吧。曾文正公被誉为“古今完人”,“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只有过人的意志力,他想要力挽狂澜,却孤掌难鸣。门生遍天下,为晚清培养了众多人才。他身上有太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他说: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中华历史中两个半圣人,应该称为三个。

      •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 9

        人生七次才考取秀才,坚信笨拙胜过机巧。勤能补拙也是这个道理。坚持每日写日记,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仍然没有停止自省。高强度的自律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一直听人反复推荐这本,终于拜读完,令人俯首敬拜!

        •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 9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国藩

          •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 9

            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
            他以圣贤自期,然而他遵循圣人之道一丝不苟地苦学苦修,却并没有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