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 张宏杰

MoMo 2021年5月30日21:47:20
评论
297

曾国藩一生功业都是在传统文化的支撑下完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的认知传统又使他能够从前人,从他人,从自身,学到智慧和经验,应对复杂的世事,饶有余裕。至诚待天、忠恕对人的道德准则,使得他能为人磊落,不为低级趣味所纠缠,纳人细垢,成己大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降服人,吸纳人,使英雄为我所用,终成大业。

文章对曾国藩的个人成就和品德评价很高,不仅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在近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品德高尚,稳且韧,不忮不求,心胸宽广,具有大的格局意识,其精神上的孜孜追求为后人树立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丰碑。

经历了官场关系的腹背受敌,他用一种令人惊讶的弹性与容纳力,渐趋圆熟之风,无复刚方之气,逐渐开启了官场上的亨达,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权力的游戏,不只是清官和廉洁,不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愤世嫉俗,是一种弹性的、有活力的容纳与妥协。

经历了丧权辱国的侵略,他用一种卓越的大局意识、超前的豁达态度,选择以诚待洋人,忠信笃敬地进行外交。面对国家落后的事实,师夷长处以制夷,虚心接受各方建议,为国家进步打开局面。

只要一想起他关于修身的不懈追求,一种对高山景行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我想猛+韧适合我修正缺点,大局观的建立也有必要但需继续求方法找门道。

前期要猛,瓶颈期要韧

猛是士气高扬向前冲,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大刀阔斧打开局面,力求脱胎换骨学作圣人。

但根深蒂固的缺点和毛病,不能彻底改掉的时候,只能采用坚韧的意志力,避免犯错。这种韧的发心出自时时勤拂拭不使有尘埃,是不屈服于旧习的自我监督与顽抗,要求个人贯注其中,用一生来慢火温,才能慢慢化解,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在韧的追求过程中,他的沉稳和谦虚的品质十分可贵。

沉稳是因为坚信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没有奇袭的妙招,结硬寨打呆仗,坚定地执行下去。这种不犹疑不半途而废,坚持贯彻的恒心着实让人佩服。当然这种稳需要有全局在胸,也需要有弹性的变动。

因为用一生来慢火修身,所以谦虚。读书以学于古,树榜样而学于今。记日记来反思己过,就自身的毛病请教朋友,在师友的夹持监督下稳当上路。他的谦虚使他能得到很好的反馈和更多优秀的建议,他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

大局观念的树立

也许是因为立志高远,曾公逐渐改善拘于局部的缺点,贯通大局和整体。在文字方面

看过考题后,曾国藩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默坐思考了半个时辰,在胸中构思好了整体脉络,然后才一股一股地展开,最后在文笔上细细打磨。

后面是如何形成的大格局意识,还需要认真研究,而后从善。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30日21:47: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539.html
向曾国藩学习,日日精进。 读书

向曾国藩学习,日日精进。

曾国藩的成功对我们的人生有巨大借鉴意义,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家庭背景的乡下人,最后成为清代名丞,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 001勤能补拙 曾国藩考7次才中秀才,不管当时的笑话怎么样去证明他...
‌《曾国藩传》 【故事】 读书

‌《曾国藩传》 【故事】

‌《曾国藩传》 【故事】 1. 曾国藩考了七次秀才才中,第六次被“悬牌批责”当作反面教材给示众了。曾国藩开始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把自己的卷子和满分卷子对比,总结自己的方法。在第七次顺利考中并在接下来的...
读曾国藩有感,做人要学曾国藩。 读书

读曾国藩有感,做人要学曾国藩。

读曾国藩有感 做人要学曾国藩。 自古以来,被称为完人者,两个半也,前两个完整的是孔子和王阳明,而这半个就是曾国藩,曾国藩是毛泽东的偶像,所以,曾国藩其人,可见一斑。曾国藩一生都在致力于立功,立得,立言...
曾国藩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是一个幸运的人 读书

曾国藩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是一个幸运的人

在翻阅家谱上至六百年都没有一个秀才在册的曾氏家族,在曾国藩经历了七次如刺如锥的科举之痛之后,终于迎来了曾家的第一次扬眉吐气的时刻。也正是在这第一次人生重大的挫折教育后,曾国藩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