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任人宰割的屈辱史与清末腐朽膏肓的王朝有最直接的关系,曾国藩为了这个王朝,他拼尽心力。创办湘军,平定长毛,启动洋务运动,规划海军雏形,他称自己的行为是“精卫填海、杜鹃泣山”。曾国藩忠于清廷,一方面是基于礼教原则,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虑。他怕满清的灭亡要引起长期的内乱。他是深知中国历史的,中国几千年来,每次换过朝代,总要经过长期的割据和内乱,然后天下得统一和太平。在闭关自守、无外人干涉的时代,内战虽给人民无穷的痛苦,尚不至于亡国。到了19世纪,有帝国主义者绕环着,长期的内乱就能引起亡国之祸,曾国藩所以要维持满清,不惜牺牲一生名誉。
奈何从上而下居然没有一个明事之人,1900年霸气向11国宣战,无知之至,痛哉曾公。
这本书有《万历十五年》的感觉,全篇精品没有废话,信息量极高。
https://xpanx.com/
2021年5月30日 下午10:13 1F
读完以后,荡气回肠 ,这本书必定影响我的一生。
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看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真正的强者是表面看起来柔弱退让的人。正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大柔非柔,至刚则无刚”。
2021年5月30日 下午10:15 2F
文正公处世说到底就是脚踏实地和诚信。对自己诚,所以时时审视自己,写日记反省悔过,“一生得力之处在一‘悔’字”;对身边人诚,不嫉妒贤才,知人善任;对外国人也主张诚信外交,可见其眼光之长远。至于脚踏实地,更是文正公的立基之本,人均知他天资稍欠,但是他却很勤奋,苦读诗书,秀才考试也是屡败屡战,文中多次提到他带兵打仗,也是用“笨办法”,挖沟壕围贼等,他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于天下只至巧”。这些品质往往为那些平常爱耍小聪明,爱投机取巧的人所不屑,而这正是曾国藩难能可贵的品质,曾氏后人才俊济济,想来还是曾国藩自身的影响和良好的家风,吾辈也应该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