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内在的坚韧,才能撑起在外的柔软

MoMo 2021年5月30日22:38:17
评论
242

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在深夜一口气读完一本书。

一共405页,23万字。

当我依依不舍的合上书的时候,看着手机上的时间显示为新的一天,关了灯,在瞬间漆黑的空间里,只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如同时针嘀嗒前行。

没有困意。

微弱的光亮从不大的窗户里透进房间,泼洒在洁白的墙面上,然后听到了外面有些呼萧的冬风急切的奔走八方,有狗在叫唤,或许是为了迟迟而归的主人。隔避的人家又有了零碎的争吵,互不相让。我从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只知道两个人从最初的和睦,到渐渐的争辩,以致于现在的水火不溶。

而这些变化全是在夜晚听来的。

微微光线在这静寂的冬夜,也有它的力量。

借着光,我看着书面上的女子,温柔平和,眼里有无限的悲悯与温情,我看见了她,她看到了这个世界。

她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这本书叫《看见》

她说,一个人的生命由无数他人构成。

在这样寂静的深夜,我才第一次体会了这句话的意思,我们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即使是我这种害怕扎堆,时时不想不愿在人群众多的地方忙碌奔波的人,也一样不能免于成为人堆中的一员,也许,生活的完整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需要与常规的自己抗衡和共处。

405页的书,也许难以表达完一个人十年来的成长,23万字的排列,更难于概述一个国家的变迁。

托尔斯泰说: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她说,我可能做不到更好了,但还是要像朱光潜说的那句话:此时,此地,此身。就是此时我能做到的事,绝不推诿到下一时刻;此地我能做到的事,绝不想着换另外一个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我绝不妄想于他人来替代。

十年,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而对于青春一代的我来说,也是一个长征般的成长。

我从十五岁开始写日记,到现在也有十年时间,当我在写这些字前,我翻开曾经写的字,看着那个遥远过去的自己,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不知道为什么而高兴,至于觉得夏日的阳光也温柔可亲,我也读不出来后来的一天,我为什么而痛哭不止,眼泪可以描写为关不住的水龙头,我甚至完全不记得,我曾经深切而小心的思念着一个人。。。。。。。。

哪些个伤春悲秋的日子究竟是为了什么?

哪些自为过不去的坎是怎样把自己吓得夜夜难眠?

哪些在乎的成败得失为什么如今都不复存在?

这仿佛就是在看一个陌生人的情绪表达,里面所记载的都是个人感受,没有故事,没有人物的存在,没有我与他人的思想交流碰撞,更加没有一切情绪表达后的自省与认知。

我突然就有一股讨厌那时那刻那个矫揉造作的自己的愤怒涌上心头。

王小波说: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憎恨。

柴静说:当看到一切不圆满时,会身件反射的认为是因为自己无能所带给他人的麻烦。

我错把矫揉造作的的情绪表达当成了清新自疗的文艺。也把伤春悲秋的无病呻吟当成了自我成长的逃避借口。

柴静说:文艺是内心的宽广和敏感。而成长必是一个经受的过程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离我只有不超过不十米的距离,表情坚定且温暖。

我坐在人群中看着她,也想起这十年来的自己。

在她的眼神中,我突然想起日记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我想做更好的自己。

深知生活从来都不是靠着喊口号就能顺风前进。

而我的整个青春的日记,美好全部寄存在这句真实的口号之上。

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中 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柴静说,这不是一个下结论的书,也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书。是在陈述,是在说人,是在说故事。

说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由它们构成了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也是因为他们而构成了我们自己。

她在这些陈述中充满了自省和客观,不妄下评论,对自己或他人,都是如此。

因为,我们都生活一个人性最复杂的年代。

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有时候,只是人做了坏事,人做了好事的区别。

轻易给一个人定义,轻慢的给一件事定型,全都是我们固有思维的盲目。

曾自认为我是个擅于划界线的人,非黑即白,不喜欢怎样的人,便坚决的远离,认为别人事事都是错,自认为的真理不容憾动,幻想美好的乌托邦世界存在。

以致于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极端和无知只会让自己更加的与世界格格不入。用一种愤怒似的悲情来讨好别人而取悦自己,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在悲涕交加中,只记得自己,而忘记真相。

她继续在安静的人群中说话,就如同曾千百次的看着她在电视中说话说一样,似一缕春风吹过有困意的脸,一汪清流淌过干涸的心。安静却坚韧有力,扶起你倾斜的灵魂,加固你动摇的思想。

她说托尔斯泰在她心中是永远不老的,所以她多次的引用这个不老的老人家的说的话。

在有人问她这十年来面对那么多社会阴暗面,接触那么多的恶烈事件,是怎样去化解这种负能量,让自己保持到现在这种积极平和的状态呢?她说,她没有觉得这全是负能量,每一件事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或者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而内心总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

而这也让我想起托尔斯泰说的另一句话: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记得李安在前段时间接受柴静采访时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龙虎带来的恐惧,而是学会与他们相处。所谓的危险与安全全是依附存在,相辅相成。如果认识的死的恐惧,也就不会害怕生的危险。柴静说,我们的社会也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善恶互相依存,好坏相互对峙,极好与极坏的世界都是不正常的,而乌托邦是最可怕的世界。

她一直被誉为当代最具代表的文艺女青年,甚至于当代的林徽因。

而她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姑娘,在轻柔的话语中,在几十万字的真实陈述中,所透露出来的全是一股发人深思的思考的洪流,在让你产生共鸣的同时憾动你对这个世界的重新定义的思维。这唯有一个内心善良却强大,并有着自我独立人格与思想的人才能做到。

独立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独立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

庄羽在一席的演讲时说,她最想留给她的后代及更多的年轻一颗强大的内心,一个坚定的信念。以此来面对这个复杂多元的世界。懂得分辨,懂得自持,懂得自立。懂得如何不以极端的方式面对自己和他人。

柴静,她做到了。

她现在想用23万字来向我们指路。

我可以丢弃数年的日记,却无论如何也丢弃不得那个一路走来的自己,唯用曾经憎恨的自己,来成就现在更好的我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30日22:38:1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57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