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20小时,读完了央视知名媒体人、知性“才女”柴静首书《看见》
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十年央视生涯的成长经历,从一个对新闻一无所知、尝遍失败&摔打滋味的新人,到如今成一跃成为央视最受欢迎、也是当今颇具争议的女记者和主持人之一,无疑她是成功的。而通过品读《看见》也让我们这些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对“柴静”和“记者”这个特殊职业有了更深度的了解。
文中既没有主角,也没有配角;既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煽情感人的描述;既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更没有豪言壮语的呐喊。有的只是她在新闻报道中的朴实记录,和她在采访过程中遇见的那些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流淌着的人”)。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我们看到在新世纪这头十年里、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那美丽纤弱的倩影,无论是新疆喀什地震、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我们通过她在新闻热点一线的真实记录,一点一点的、也更真切的、更深刻地读懂和了解了在中国、在我们身边这块大地上,曾经发生过如此诸多与我们命运休戚相关的重大事件,了解了它们是如何发生,我们又将该怎样面对。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流淌着的生命。遇见,然后才能看见。。。。
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柴静之所以成为柴静,就是她从未停止过自己思考和反思的脚步。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录下什么。顺着柴静的思考的脚步,和她采访的这些流淌着的人们身上,我们同时也看到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见》说的不也是你、我、他的故事!!!我们自己的故事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