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书不吸引我,而是我需要停下来思考

MoMo 2021年5月31日10:46:52
评论
203

17小时28分钟看完这本书,断断续续,长达半年之久……不是书不吸引我,而是我需要停下来思考。

1 我眼中的柴静,知性,优雅,女文青,我喜欢她的长相,一见倾心,就像我喜欢林徽因一样。看完了这本书,我发现,她也很幽默“肚子走在人前面”😂她也会暴躁。这样的柴静我也喜欢,这就是真实的人

2 我这个人对新闻不敏感,应该说缺少对一件事情的持续关注能力,或者总结下来,缺少毅力。非典,奥巴马选举,汶川地震,奥运会,李阳家暴,药家鑫激情杀人,征地问题,华南虎事件,发生这些事情时,我从小学到初中,走过高中,延伸到大学,不是小孩子了,但我只知道事情发生了,却从没停下来去关注,确切点说是,去思考,我就是这么懒的人。前段时间,美国留学女大学生被害,突然想想怎么样了,我也不清不楚。为什么有的人那么知性,因为会思考,有想法。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学会思考,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不是随风摇摆的花

3 我有一个习惯:所有的书我都看一遍,感觉看完了就好了,从不会去看第二遍,包括有些我看不懂的书。所以我很佩服那些能把书翻烂的人,还有那些因为看不懂一遍遍去豆瓣看书评的人。柴静就是一个很认真会思考的人。我却不是,可能我很认真,却不愿意动脑思考。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很烧脑,我每天只能看一个故事,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把我感动。不知道感动我的是文字,还是事实,也许都有吧。和鸡汤文学不同,后者,我会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然后发奋涂墙,却不会感动,前段时间看了leo的《不如去闯》很励志,比以前的鸡汤更好喝。有一天我甚至五点半起来去跑步,这是后者带给我的动力。前者却会逼着我去思考,去感受现实,去接纳不美好,减少偏见,就像中药一样,虽苦疗效慢不讨人喜可却是滋补的。两种书,都有可取之处,看你需要什么。

4 读书,对抗孤独的良药,说的好听点,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you are what you read,你读过的书,都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凸显在你的气质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真的是一种最廉价也是最安全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你是吃货,看美食的书。你想看其他的地方,旅游书写的全。你想了解过去,历史书摆在那里。你想了解某人,看人物传记呀。书中自有一个大大的世界。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不是说经历不重要。像旅游,我特别喜欢,可是需要财力支持,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需要时间,还伴随着一定的危险。

5 回归本书,这本书一度看得我难受,心疼。看见,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不想接受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或者你抵触的东西,或者你一直坚信正确的却错误的东西,看到了真实的赤裸裸的人性,看到了自己多么多么的渺小。疼,痛,思考。

6 对于一本书,我现在一般不轻易打低分,存在即合理。一本书的出版自有它的道理,你之砒霜,她之蜜糖。不喜欢,大可换一本,不要凑热闹看完,又嫌弃浪费了时间,还批评的一无是处,以此为乐。我们得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宽容。

最后,告诫自己,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冰心说的吗,其实我不太喜欢她,你明白吗,我的女神是林徽因。但这句话我信!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31日10:46: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636.html
成长白皮书 读书

成长白皮书

序言 距离上次看这本书已是三年有余,犹记得当时的自己泪流满面的样子,现如今却是心有余震面无泪的读完,而对于柴静,因为《看见》敬意满满,因为《穹顶之下》质疑其哗众取宠,再次拿起《看见》回归平常以待。对于...
所谓的好人坏人,不能带着主观的态度去判断 读书

所谓的好人坏人,不能带着主观的态度去判断

柴静的文字就像潺潺溪水,简单,纯粹,把一个又一个真相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让人看了觉得,噢!原来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置身于事件之中思考。其中描写卢安克那段,虽然支支吾吾的,但是触动...
看完柴静的《看见》 读书

看完柴静的《看见》

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