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严峻的历险,学得越快越好,我永远忘不了那记耳光,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个吻。”“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不要太爱惜你的羽毛。”“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不能因为恶的存在就否定善的意义。”
这些句子真漂亮,尤其在当时的语境下,深刻有力,一针见血,掷地有声。但人该如何跟眼前的世界和谐相处?
生活不是只有一个故事一个场景,而是由成千上万个故事和场景串联而成,同样的话换个场景,可能就完全不是那么个理了。
生命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这个世界,该从哪个角度去切入,随便一分析就可延伸出很多的理论,但真正面对现实生活时,每个生命又都有自己的方式。
要想看清一个事物的真相,必得站到这个事物以外,以观察者或者偷窥者的视角去解剖和分析,客观而冷静,理性而忘我,冷血的如同一部只管记录的摄影机。
世界如此庞杂,想一探究竟,或许要化身一颗遥远太空中的某个未知星体,透过高倍望远镜,方能仔细察看和记录这颗蓝星上所发生的一切。
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角度,不夹带任何个人的偏见,公正公平,将事件中的丝丝缕缕剥离的清清楚楚。如同一位高僧隐居山林,参透真理,俯视世间悲苦,却无意投身红尘普渡众生,那这样的参悟又有什么意义?
旁观者的视角不是生活所需要的视角。任何生命都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在生活的洪流中边走边看边思索,可能不够全面,不够清晰,甚至是不准确的,至少是有温度有人情味的。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每个人都只能讲述自己眼中的历史,每个人都有探寻真相的意愿,而真相到底是什么,无人知晓。
剖开任何一个事件都能铺展牵连出整个世界,世界的真相被复杂的人网巧妙掩埋,期待上帝给予答案,上帝总是沉默不语。没人知道人类的前世和往生,每个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当下。
记住和遗忘,始终困扰着人心。想记住的转身成空,想遗忘的却如梦魇一般纠缠不休。风起落叶纷飞,扫除不尽的忧伤,在悲悯和期盼中心存善念,做一些自己认可的事情,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这个世界,拥抱眼前的生活,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浩瀚宇宙,我们都是这颗蓝星的守望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