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了解柴静,是因为那个《穹顶之下》

MoMo 2021年5月31日20:53:27
评论
275

当时的感觉就是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能把能源行业的相关知识介绍的如此详细已实属不易,更何况还揭露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记者有了新的认识。正如书中提到的一句话,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当这句话从柴静妹妹口中说出来的时候,由衷地敬佩,这就是责任!

书名就是看见,从书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在新闻播报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不,是很多面。不管是“非典阻击战”还是双城的创伤,再到同性恋患者,还有后来沉默在家暴中的尖叫,我开始看见这个世界的不平静,看到了繁华背后的沉寂和创伤,也开始在意到这个建立在庞大人口基数之上的小部分人的另一个世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他们离我们很遥远,也感觉这只是少数情况,更有可能觉得仅仅是个别的案例,但是将这个特殊情况发生的概率乘以13亿,那就是一个让人感到惊讶的数字!也就是在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还深藏着那么多的不可告人的事情。

在佩服作者的同时,也在疑惑,是不是这些就是事实的真相?是不是这就是最终的答案?我想不是的。

最佩服的就是海伦凯勒的老师,记得她在教海伦凯勒认识什么是水的时候,捧着小海伦的双手放在水中,让水划过指尖,然后在她手中写下“water”这个单词,让她知道这就是水。水可以触摸得到,可以感受的到,但是那些触摸不到、感受不到的应该怎么办呢?

记得看过这样的一个视频,视频中有很多小朋友,分别跟一个先天性失明的患者描述什么颜色?什么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红色是什么?红色就像火焰,很疯狂,我看到红色就想起爆炸!当时看完这个视频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竟然不如一个小孩子,原来在小孩子的眼中,颜色是这个样子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我们看见的是真实的吗?我想应该不是的。记得张爱玲说的一句话:“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而仅仅是那一袭华丽的袍,却没有看见袍子下面的虱子;即使机缘巧合,我们看见虱子,也没有看清虱子的数量;有那少数的人看清了虱子的数量,却没有在意到那密密麻麻虱子下或腐朽或坚硬的骨骼!就像常说芭蕾舞者一样,我们看到的是她们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一面,却没有看见脱下舞鞋之后那满是伤痕的双脚。

看过《面具人生》漫画的人都知道,我们都在伪装,伪装成别人喜欢的样子,最终忘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在这里我没有批判的意味,只是想借这个故事说明,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表象,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很多事情的背后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所以说,不要说感同身受,针不扎在你身上,你不知道有多疼?

或许换位思考最初就是源于这个目的,这也应该是那么多人愿意追求真理的缘故吧。

书中到了后期,给人的感觉像是心路历程,一个逐渐蜕变的过程,这里的故事更让人以为不是在看见什么真相,而是去看见我们的内心,看见他人的内心,是我们对生而为人的一种感触。

好书不在于它带给我们多少知识多少能力,而是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发现我们的本真。仅此而已。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31日20:53: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652.html
我们无时不刻不与世界相连 读书

我们无时不刻不与世界相连

此刻,已经下班了,赶着最后几十页,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读完这本书。感慨不仅仅在于结尾,过程中已经有许多想法喷薄。 2011年,大四,正在下决心顺从专业选择,好好练习普通话以便拿到二甲,毕业去考个语...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读书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昨天有一同事问曰,怎么样才算真诚?于朋友,于同事,或是亲人之间。在谈论这之前,我也思考了一下,要不要表达出来,之所以拿来写看见的书评,不仅仅是因...
也愿看完书的你,也会有成长! 读书

也愿看完书的你,也会有成长!

看完这本书,我絮柔满腔。很推荐这本书,学识不高,见识有限。我不否认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在理性的成长还是需要的。这本书里看见了什么?看见了她的成长,她工作里的经历,认知。刷新她的认知时,也让我一看她...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