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MoMo 2021年5月31日20:54:13
评论
321

在“看见”的那么多事件中,对其背后的一些评论有所“共鸣”。这个产生的过程,就好比在解一道物理题。事件即是受力物体,斜抛的过程中,人要依靠思维的动力,去判断它最终的着落点。(每个能影响到我的“墨点”,都可以称之为思维动力。)

其中,谈及的客观,对我来说无非就是“别人说过的话”。

客观也是从《看见》这个睁开眼的过程中,以一种模式化或无意识的对生活的理解中往外挣脱出来的表现,对世界本来面目的显露,涉及任何事件,面向大众,传达感受,表态人性。这段略过核心基本就架空了。(这是个问题,社会我还未所“看见”。)

人来人往,形形色色。在后面,他们有一小段是在讨论法律中的“伦理道德”,也就是“药家鑫事件”,杀人的人,如果对象具有针对性,或者是针对某事而言,所犯下的无可救赎的罪,到底该不该判死刑?停下来会让人联想到很多生活情景。“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那么十足的罪人也不存在,但是,不代表可以在法律面前讲情面,产生的纠纷谁来承担?

还有未成年人携伙犯罪,往大的方面说,是社会对其的关怀和包容欠缺,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包括很多种人,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这就提高了犯罪的机率。

家庭教育中,缺乏来自父方的沟通,施加的压力,有利于孩子在塑己的过程中清醒的了解到人生价值观。仍然,如果不注重交流,好像一切都只是为完成使命,扭曲的人格又将“出走”着另一个极端的行为……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31日20:54: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653.html
我们无时不刻不与世界相连 读书

我们无时不刻不与世界相连

此刻,已经下班了,赶着最后几十页,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读完这本书。感慨不仅仅在于结尾,过程中已经有许多想法喷薄。 2011年,大四,正在下决心顺从专业选择,好好练习普通话以便拿到二甲,毕业去考个语...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读书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昨天有一同事问曰,怎么样才算真诚?于朋友,于同事,或是亲人之间。在谈论这之前,我也思考了一下,要不要表达出来,之所以拿来写看见的书评,不仅仅是因...
第一次去了解柴静,是因为那个《穹顶之下》 读书

第一次去了解柴静,是因为那个《穹顶之下》

当时的感觉就是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能把能源行业的相关知识介绍的如此详细已实属不易,更何况还揭露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记者有了新的认识。正如书中提到的一句话,你可以选择不当记...
也愿看完书的你,也会有成长! 读书

也愿看完书的你,也会有成长!

看完这本书,我絮柔满腔。很推荐这本书,学识不高,见识有限。我不否认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在理性的成长还是需要的。这本书里看见了什么?看见了她的成长,她工作里的经历,认知。刷新她的认知时,也让我一看她...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