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不单记录了柴静采访过的大大小小的新闻,更包含了她一路走来,一路成长的心理历程。她用十年,去感受,去《看见》。

MoMo 2021年5月31日21:15:35
评论
270

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看见》

这个世界诱惑很多,各种各样,撩绕人心,走过十年,当自己扪心自问,不知道最初的心是否还在坚守。

就像卢安克,用十几年的时间,几乎整个青春,在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的偏僻落后的山村,教育陪伴那里的孩子,即使没有工资,甚至没有理解。

就像非典期间,明知道有极大可能被感染,却依然坚守在一线的护士医生。

我为凡人,不奢大爱,只求不忘初心。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看见》 

 我们所经历的最痛苦的事,是什么?28年,在冰冷狭窄的屋子里,没有人说话,没有可以看见远方的窗子?还是被挖去膝盖骨那么痛?抑或是地震失去双腿?如果都没有,我们还是放下哀怨,好好生活吧。

我们所经受的,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与之溶解,才能和解。

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看见》

当时看到这段话,让我想起房思琪,一个被“中国式性文化”吞噬的女孩,她年轻,漂亮,热爱文学,但还未盛开,就已凋零,同命运的还有“双城”中的苗苗。性教育的缺失,让本有无限可能的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走过懵懵懂懂的青春,我们都是青春的幸存者;走过疲惫不堪的中年,我们都是中年的幸存者;走过力不从心的晚年,至死,我们是这一生的幸存者。

其实有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积毁销骨,众口铄金,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些喜欢人说着刺刀一样的话。

在看这这本书之前,我对药家鑫案件并无了解,药家鑫虽然并不无辜,但通过柴静对他父亲的采访知道,他也有他的不幸。到死也没得到来自父亲的温暖。还有宋,还有“双城”里集体自杀的孩子们, 他们的不幸追根溯源都来自家长的疏于沟通。

教和育永远是两个两个概念。为人父母,虽不需要考试,但孩子是最真实的答卷。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嘲笑、轻蔑、愤怒、报复……这些情绪,都与恨有关或者含有因恨而起的成分,不能成为善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里尔克:‘哪儿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人不可能孤立而成,人由无数他人的部分组成。                     

至此整本书看完,柴静写的《看见》不是大篇幅严肃正经的去讲道理,而是透过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去连成一个句子,叙述一个故事,然后让你从中获取你所看到的道理。这是一种从心去寻找我想要的东西的感觉。

一路走来,一路成长,感谢柴静的《看见》,让我看见...

(😭整本书下来读的我头疼,原本就不多的脑细胞被消耗掉一大部分,这本不带脑子根本看不懂的书,确定是归类“心灵治愈系”吗?吗?吗?)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5月31日21:15: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663.html
成长白皮书 读书

成长白皮书

序言 距离上次看这本书已是三年有余,犹记得当时的自己泪流满面的样子,现如今却是心有余震面无泪的读完,而对于柴静,因为《看见》敬意满满,因为《穹顶之下》质疑其哗众取宠,再次拿起《看见》回归平常以待。对于...
所谓的好人坏人,不能带着主观的态度去判断 读书

所谓的好人坏人,不能带着主观的态度去判断

柴静的文字就像潺潺溪水,简单,纯粹,把一个又一个真相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让人看了觉得,噢!原来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置身于事件之中思考。其中描写卢安克那段,虽然支支吾吾的,但是触动...
看完柴静的《看见》 读书

看完柴静的《看见》

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
柴静曾说,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读书

柴静曾说,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

没有乌托邦,也没有桃花源,这就是真实而又现实的世界,如果只是闭目塞听,享受自我的小宁静,岂不是掩耳盗铃。 这社会并不是非黑即白,除了悲,除了喜,还有你所不知的无奈和不得已。 喜欢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