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次,间隔一个月的听完了这本书。
在不听的时候,也对这本书作了思考。
了解到这是一本涵盖500多个原则的一本实用原则百科书。
就觉得如果能学会里面很多的原则的话,一定会成特别厉害的人。
就算不能照搬也可以尽量多学,多做。
可是今天再次认真的听了两位讲书着的讲述,以及其他两位读者的长篇书评,对本书有了新的了解。
首先第一个觉得特别震惊的就是:
总原则——拥有自己的原则,原则可以调整。
这就意外了。
What!
不是按照你的原则来学吗?你却让我有自己的原则。
让我怎么办!(困惑脸)
原来这就是原则的根本——像操作机器一样去管理企业当然现在的我只是管理我自己。
说到自己,就是跟其他人不同的我。
那么管理、运行起来就是要理解真相,拥抱现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那么想要的生活就是我的目标。也可以算是我的长远目标。
接下来如果要实现的话就要分五步来实现。
明确目标——直面问题——诊断问题——规划方案——执行方案
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自律,掌握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自我意识障碍的问题,它是一种心理防御表,现在我们都难以接受自己的缺点。
在这个大大的世界中,渺小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头脑。
对自己的不足,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不够耐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做了决定。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不可取,不可取的。
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词:可信度加权。
我们再把事实真相了解清楚之后,在做决策。当然也要听取他人的意见,那么谁的意见是可以参考借鉴的呢?
有这么两种人:第一是在这方面做正确决策三次以上的人;对事情的原因结果分析的透彻的人。
在这之后再进行决策,进行有效的决策。
像操作机器一样去管理企业。
那么作为职场小白,或者作为普通生活者的我们,想要变得更好,可以接近这句话那么就应该说像操作机器一样去管理自己。
包括生活,学习,工作,健身,旅行,交友等等方面。
到这里,忽然觉得作者在开篇说的那句总原则,还真的很有道理呢!
就是:拥有自己的原则,并且随时调整。
在一次次实践与运用中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书中说要让我们迎接痛苦,而并非躲避。
a.迎接而非躲避痛苦。如果你不是放任自己,而是养成习惯,总是在一定程度的痛苦中工作,你将更快地进化。事情就是这样。
每当你遇到痛苦的东西时,你就处在生活中一个潜在的重要节点:你可以选择健康并痛苦的事实,也可以选择不健康但舒适的幻觉。妙处在于,如果你选择了健康之路,痛苦将很快变成快乐。痛苦就是信号!就像不锻炼的人开始锻炼,养成享受痛苦的习惯,从痛苦中学习,将让人“步入新境界”。
在这一次次的痛苦之后的蜕变中,我们逐渐变成了更强大的机器,在社会这个大的工厂中,运行得更快更好。
也让自己在一次次的进步中实现自己进化!
最后想说,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工作生活指导书,但是因为太多,读起来未免有些枯燥,那么可以只根据自己的疑问去书中找答案。
与己困者,择其解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