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此书的感觉和记忆已经全然忘却,但这一次的领会和思考肯定是更深刻和到位的。
其实全书作者都在试图解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表象是: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为何竟会心灰意懒的几十年不上朝?
而这个问题深层次的表达则是:大明乃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是如何实现统治的,为何每隔三百年就会来一次王朝兴衰的轮回?
不用严谨、规范的法律而是以道德伦理治国,且历经近两百年的发展演化,大明到万历时期已如暮气沉沉的老年人,国家体制和官僚集团已经成为束缚社会新事物产生发展,阻碍人才才能施展和国家进步的障碍了。而这种模式在封建王朝又几乎无解,因为它产生孕育于我国古老的传统历史文化中,在没有与其他国家文明进行交流沟通时几乎是一个死结!
本书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去解剖和描述这种历史文化和现象,以期加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促进各种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书中开篇即构画了晚明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情况,然后分别用一个务实甚至中庸的首辅大臣,一个有能耐有魄力意图中兴国家的权臣,一个初期励精图治而后心灰意懒的皇帝,一个对道德推崇备至甚至过犹不及的清官,一个有理想却又识时务能力出众的武将,以及一个不堪世俗观念羁绊却又理论思想矛盾的哲学家来描画和说明全文的中心思想。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他用平实、讲故事般的言语讲透了历史背后深刻的理论和逻辑,做了一次很好的历史文化普及和推广。另一部类似的著作其实就是前些年大火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只不过后者多于用人性和更通俗的语言去解读和宣传历史而少于探讨分析历史背后的逻辑和深层次的道理。用不那么专业的方式去解读严肃而专业的历史,让普罗大众也能听得懂,这是这两部作品大获成功的法门。这其实也为我们众多学者专家提示了一条事业成功的好路子,这是题外话。
好评太多就不再赘述,推荐历史爱好者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