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起点很高,作者站的角度也不一样,相比较《明朝那些事儿》和《张居正》两本书,本书所反映的明朝历史更客观些。
作者把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点,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这几个人物在那个时代的贡献、挣扎、无奈和抱负的历史局限性,通过这几个代表人物的相继死去,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和新朝代出现的必然性。横向分析明朝的内部裂痕,再纵观中国的整个历史长河,有很多世代传承的桎梏枷锁,把中国人牢牢地困住了几千年。明朝的灭亡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并且它的灭亡理应是敲响国人的警钟,但不然!作者通篇是以一种批判的口气来阐述历史的,这种批判不无道理!看到作者的写作时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想必也有一定的时代原因。但是看到最后,又感觉到作者的一种期盼,期盼东西方历史需要相互学习借鉴;期盼这本《万历十五年》能引起国人和西方人的关注,从真实的角度,开诚布公地,客观的去看待明朝这段历史;期盼国人能引以为戒,“道德不能代替技术,也不能代替法律,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
作者虽是在批判,却是以宽松的心态来容纳各种历史言论;作者的生活阅历很丰富,所以才对历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识,很钦佩这一点!
这本书纸张少,但是内容厚重,如果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和《张居正》这两本做铺垫的话,直接看本书,肯定是云里雾里的[呲牙]读史使人明智,想多了解明朝的历史,所以又翻看这本。待再过几年,年龄再长几岁时再看这本书,肯定又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收获!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