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

MoMo 2021年6月1日22:43:502461

历时半个月,用各种牙缝里的时间和睡前那段时光,昨天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读完后,我想写一段书评,但没有马上动笔。这两天,在各个时间的缝隙里,这本书里的某些文字,某个人都会若隐若现地跳进念头,让我不自觉地去想一些问题或现象。

首先这个题目意味什么?作者没有卖关子,开题即眀义,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看似稀松平常的一年,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明帝国最终的命运在这一年已经被决定了,无可更改。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今日之捉襟见肘,是不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傍晚,在一个云燕呢喃咖啡座已经被决定了呢?

关于海瑞,我有了新的认识。做事的时候,你再正确,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你说你为了他好,别人是可以拒绝你的好的,所以即便是给人“好”,也不是天赋你权,你要让别人愿意接受,你才有机会给出你的好。

张居正,帝师,首辅,据说还深得皇帝妈妈的爱慕,长得帅又有才,皇帝也只能对他恭敬称是,这个帝国的实际掌管者,死后没两年被掘了坟,剥夺谥号,罪状几十条之多,没收了全部财产,儿子都不得善终。他曾经有多风光,就衬托地这身后有多凄惨,还连累很多其他人,比如戚继光。如果戚继光不被罢黜能够出任帝国的国防部长,他的军事思想和才能能够得到彻底而广泛的运用,帝国的未来会不会是另一种走势呢?历史不容假设。

戚继光,攀上张居正,在相当时间区域范围内屡建功勋,可是他维系与张居正关系之一的方式是送美女和大量的财物——这样的戚继光最后贫病无医而死,他为了帝国和自我实现的理想而不拘形式,却未有太多私蓄。也许他的私生活和海瑞一样清洁,但是,为了不死在宫斗剧的第二集,他曲线救国,曲线实现自己。也许那样攀附张居正非他本意 他无法获得组织的首肯,只能通过私人关系解决问题了。是的,即便心向家国,才能济世,也还是要先争取一个这样的机会,而这个机会的获得可能是不名誉的,为了家国,不明誉又算得了什么?

申时行,一个和平爱好者,一个隐忍调和默默努力的夫子,亦未能挽帝国于狂澜,生前获得最高荣誉,也马马虎虎得了一个善终。

书里最后写到的一个人,哲学家、思想家,李贽,用他难以圆满的学说与人生轨迹解释前面这所有人失败的原因,他们都是痛苦的,矛盾的,没有能够洞悉历史,超越历史,创造历史,他们虽然都是时代的宠儿和精英,但上天并未特别眷顾开释于他们,所以,他们努力或不努力,张狂或隐忍,贪腐或清廉,都不能免明朝之终结,是历史要终结明朝。

哦,忘记说万历了,一个八岁继位的天子,一个十岁能写径尺大字表彰朝臣的天子,却也因之被张居正禁止再练习书法,一个在位逾半个世纪却无所建树的天子,一个聪慧好学的天子,一个敏感而有情有义有才的天子,可是终其一生,他始终未能按自己的意愿做成任何一件事,对抗了臣子一辈子,何尝不是对抗了自己一辈子?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孔孟圣言的文臣,他早就看够了。

四百多年后的作者可以厘清这一切,可是在当时又能说谁是不正义呢?谁又会自认是不正义的呢?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1日22:43:5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780.html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读书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全书看完,只能说很粗略的读了一遍,想要更深的读懂本书的全部内容,我觉得还需要仔细的再阅读一遍。对于一部有着独特观点的、沉淀着精髓的历史书,是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去阅读。 对于历史的了解,在知晓黄仁宇对于...
大历史 读书

大历史

于我而言,最应该表示歉意的两本书是《万历十五年》和《丑陋的中国人》。原因,《万历十五年》十年前就翻开过,但一直停留在开篇。。。这样的事已经干过好几次了。而《丑陋的中国人》则是看到一半再也找不到后文了,...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读书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从一开始了解万历的枯燥无味慢慢地到想要对历史了解得更深,对书中人物了解得更全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段历史怎么样,而是某个历史人物如何。 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物呼风唤雨,总是羡慕不已。万历虽...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2   其中:访客  2   博主  0
    • 张居正 张居正 9

      《万历十五年》,很耗费精神的一本书,也是读的最细致的一本书。几乎每一页都需要时间去查看相关资料和书友们的评价,收获满满。看完整本书,个人的世界观都升了一个层次。
      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 张居正 张居正 9

        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却是风波暗涌。巨大的漩涡里裹着各种各样的人,有霸道但实干的张居正,有拼命调和君臣关系却吃力不讨好的申时行。万历皇帝他从小被大臣们“谆谆教诲”该如何做一个皇帝,要想脱离束缚形成自己的风格真的很难。海瑞,他是以信念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但他却只能成为被尊重仰慕却在思想上被遗弃的口头“榜样”。戚继光,可谓是见惯刀光剑影,战功无数的习兵作战小能手,却因文官集团迫害死于贫病交迫之中。李贽,逆风飞翔的哲学家,他自己受制于官僚主义,思想又怎能完全脱离?只能做一个自相矛盾的哲学家了~
        从政,犹如在大海里游泳,即使懂得各种规则技巧,了解自己的人生准则,入了漩涡也会身不由己,一不小心就会溺死在未知的“水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