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有意思,人更有意思。

MoMo 2021年6月2日07:59:04
评论
205

这本书是值得读的,尤其卷末的最后一自述,是全书的精华。没读进入的人也许会认为这本书无非是万历年间的一些是非功过。但实则不然,无论黄先生选择研究哪个朝代,其实都不重要,重要是他看待这些浩瀚史料的角度和思想。我们实质上要度的是没被这本书完全呈现出来的作者的思路。他思考的路径。这很难。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的生平非常利落。他是个值得细味的人。他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部分,19岁时抗日战争爆发,当时大一的他即决定退学。后入军校。

「他抗战的时候做过步兵参谋,在云南那种瘴气密布的丛林里作战,亲眼见中国的西部是如何的荒僻,如何的落后,和北京、上海这些沿海孤岛的现代化据点差距有多大。」

至1950年,32岁的他退出军政界后远赴美国。

第二部分,赴美四年后,时年36岁的他获得学士学位,十年后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余英时在密歇根当时唯一的博士生。后在多校任教并与李约瑟等人一起进行研究。

他自己描述这段经历:「二次来美后,囊空如洗,在餐店洗碗碟,在堆栈作小工。整日劳动后退居斗室,无人对谈,耳内嗡嗡有声。深感风卷云消后,我自己已入中年,自此学历史已有探询人生意义的趋向。这还不过是初步。以后更结识了诸多的名流,遍阅诸家著作,泛游各地。受过被裁失业、与家人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和被人歧视的景况,才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

第三部分,1979年,时年61岁的他离开教学岗位,潜心创作。先后出版《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著作,其提出的「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

可以说他的著作都是他个人选择、个人经历与学识能力结合的作品,缺一不可。选择带来经历,而学识能力是先天与后天共同结的果。所以那些是他人难以在书斋中苦修而超越的。

黄先生人生也肯定有过踌躇、迷茫、埋怨和消沉。但放入生平,此间种种皆不见。见到的是他大的决定,大的坚持,利落无悔,说学历史,就一学到底。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2日07:59: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784.html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读书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全书看完,只能说很粗略的读了一遍,想要更深的读懂本书的全部内容,我觉得还需要仔细的再阅读一遍。对于一部有着独特观点的、沉淀着精髓的历史书,是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去阅读。 对于历史的了解,在知晓黄仁宇对于...
大历史 读书

大历史

于我而言,最应该表示歉意的两本书是《万历十五年》和《丑陋的中国人》。原因,《万历十五年》十年前就翻开过,但一直停留在开篇。。。这样的事已经干过好几次了。而《丑陋的中国人》则是看到一半再也找不到后文了,...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读书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从一开始了解万历的枯燥无味慢慢地到想要对历史了解得更深,对书中人物了解得更全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段历史怎么样,而是某个历史人物如何。 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物呼风唤雨,总是羡慕不已。万历虽...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