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很喜欢。

MoMo 2021年6月2日07:59:44
评论
197

作为被解聘的终身教授,还是想称呼一声黄教授。他的一生经历抗战前线参谋、海外文化学者的多样生涯,犀利的看到历史事件背后的暗潮涌动,但任何人文文化维度中的学者都不免在学界毁誉参半。晚年在大学扩建-缩编的“经济周期”轮回大潮中,遭遇解聘的他,又要面对学术尊严的辱没、妻儿生活的焦虑,以及复杂不平的内心带来的新的悲剧挑战。在领取社会福利金的清贫生活中,终于迎来了迟到的自我救赎。著作相继被接纳出版,引起万千生灵的共鸣,希望黄教授曲折的人生暮年能够获得最终的慰藉。

回归本书,作者重心在传达自己的大历史观,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成为诸多问题背后的症结。且不论学界的毁誉,作为历史研究圈外人,我看到这样的观点还是觉得犀利有物。历史本就是后人虚幻精神世界的主观研判,并无对错之标准。

但本书最让我感怀的,还不是这些。在黄教授的笔下,一位位被标签化的历史人物重归有血有肉的人被理解、被倾听,远古灵魂的人性脉搏在后世读者的面前重又跳起。就如万历皇帝朱翊钧,九五之尊的皇袍下却是一个孤独的囚徒,软禁在红墙黄瓦的紫禁城里,自己想做的事在祖先传统和文官大臣的比比声浪中被活埋于心。文官为上的制度体系下,阴阳并行的潜规则中,身边之人想要的只是一个泯灭个人情感的皇权标签。皇帝初时欲振基业,但欲顺己心而不得,手中无开朝祖先的威权,俨无逆流之力,不过罢朝做些无力的抗议。即使妃嫔无数在身边,三十年却未跨出宫墙一步。钟爱的郑贵妃生前无法传位于其子,身后不能同穴相伴……又如首辅张居正,得权得势,阴阳潜规则下己之所得激起的人欲难平亦将己覆之,改革之政也并无落实。后继首辅申时行洞悉时事又何如?做些矛盾的软化,解决燃眉之急,却依然改不了当朝大势。再如抗倭大将戚继光、模范清官海瑞,一个在潜规则下做妥协改进,有些成绩,利用潜规则改善私人生活;一个鄙斥潜规则,克己束人,严惩纲纪,立起刚正廉洁的大旗,不做妥协的处理现实问题——最终都在贫病交迫中退出世间,而大明王朝依旧……

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我们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活在他人的精神桎梏之中。时代大势中,如何了于心,逸于世?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2日07:59: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785.html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读书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全书看完,只能说很粗略的读了一遍,想要更深的读懂本书的全部内容,我觉得还需要仔细的再阅读一遍。对于一部有着独特观点的、沉淀着精髓的历史书,是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去阅读。 对于历史的了解,在知晓黄仁宇对于...
大历史 读书

大历史

于我而言,最应该表示歉意的两本书是《万历十五年》和《丑陋的中国人》。原因,《万历十五年》十年前就翻开过,但一直停留在开篇。。。这样的事已经干过好几次了。而《丑陋的中国人》则是看到一半再也找不到后文了,...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读书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从一开始了解万历的枯燥无味慢慢地到想要对历史了解得更深,对书中人物了解得更全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段历史怎么样,而是某个历史人物如何。 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物呼风唤雨,总是羡慕不已。万历虽...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