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思想警示和哲学研究。

MoMo 2021年6月2日08:04:42
评论
208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黄仁宇先生及其著作一无所知,之所以选择读本书,是因为读这本书的书友很多,从众而读。我对历史包括我们民族的历史只知皮毛,历史书籍往往因为冗长繁杂,读起来费时费力,像我这样的读者既没时间也没耐心去认真研读。但黄先生的这本书,刚刚翻了几页,便因叙事简明,主线清晰,从而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欲望。黄先生以明万历十五年为起点,以万历皇帝期间朝廷内外事件和人物为主线,将明朝兴衰史放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背景下考察,同世界历史事件及发展趋势相联系,说明兴亦必然,亡不偶然!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思想警示和哲学研究。

1,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农耕文化,较之海洋文化的扩张性而言,具有天然的防御性。自秦代为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筑的万里长城,便是这种防御文化的典型代表。因为保守、防御和不扩张,则少了和世界文化融合的机缘,逐渐落后于世界文明。

2,中华儒家文化推崇个人修养,以圣人为楷模,并把个人修养升华到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高度,缺少法治思维,法家思想缺少土壤,变法者往往被践踏。德于法相较,德往往是模糊的,笼统的,而法却清晰而具体的多。德治与法治之轻重、优劣即可见一斑。

3,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关于人性的定义,“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家文化对人性基本的判断,既然人性为善,则教化和引导是大道,法制则显得冗繁!人性恶也罢善也罢,肯定还有很多争论,但我认为人性根本特征是趋利性,一个“利”字,既可使人恶,也可使人善!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2日08:04:4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787.html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读书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全书看完,只能说很粗略的读了一遍,想要更深的读懂本书的全部内容,我觉得还需要仔细的再阅读一遍。对于一部有着独特观点的、沉淀着精髓的历史书,是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去阅读。 对于历史的了解,在知晓黄仁宇对于...
大历史 读书

大历史

于我而言,最应该表示歉意的两本书是《万历十五年》和《丑陋的中国人》。原因,《万历十五年》十年前就翻开过,但一直停留在开篇。。。这样的事已经干过好几次了。而《丑陋的中国人》则是看到一半再也找不到后文了,...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读书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

从一开始了解万历的枯燥无味慢慢地到想要对历史了解得更深,对书中人物了解得更全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段历史怎么样,而是某个历史人物如何。 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物呼风唤雨,总是羡慕不已。万历虽...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