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观此书很深奥我看的不是很透彻尤其从李贽那章开始!因为电视才注意到这本书。一直以为讲的是万历皇帝的整个朝代十五年、其实是万历十五那一年!一直以为讲的是历史才知道多半是权谋之术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万历十五年、一代名将戚继光在阳历1588年1月17日离开了人间。万历十五年、这一年辽东巡抚攻打建州酋长失利之后还处处碰壁。被文官驳回、被首辅中和!于是这个酋长就肆无忌惮地开始了他的千秋大业,他就是努尔哈赤
对于张居正和海瑞以及戚继光就不多说了,百度了一下明朝的皇帝发现大多有特色。纵观万历皇帝朝代:皇权不集中、法制不健全、经济体制不完善、军队被排挤等等,用道德代替法律以文官统治朝野。必然民不聊生我看崖山之后无华夏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最可怕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使后人复哀后人,甚而无后人
https://xpanx.com/
2021年6月2日 上午8:21 1F
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再来读《万历十五年》,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读完这本书没什么特别味道!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这本书好多例子没有背景,如果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做对比,读起来就没那么清晰了。
作者应该是想剖析那一年的一个由盛至衰的转折吧,但却是着重介绍了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历史人物,有文有武,就是年代跨度不够明确,这一年到底咋了!
2021年6月2日 上午8:22 2F
讲述明朝时期历史故事,万历从不满4个月上朝在政治家张居正服赐教管学习,在万历18岁遇见了一往情深郑氏,她的聪明机警,意志坚决又喜欢读书,他们共同具备的兴趣。张居正死后万历脱出了翰林学士的羁绊!在当时年代几位在文臣时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各是首辅治河专字潘季驯,右都御史海瑞他道德标准尊重法律,孝贽哲学家追求自由。半个世纪以后万历受到了反面教训,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其实翻过历史层面,走进现实在我国自由社会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个人见解更要胸襟开阔才能容纳。 借鉴领略历史经验让自己的国家变的更强大。
2021年6月2日 上午8:22 3F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以我目前的知识储备和见识 有些地方似懂非懂 以后会再次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