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予孩子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

MoMo 2021年6月2日18:45:13
评论
215

📚【2021年第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重读】今天是2021年的一月一号,离我的待产日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50天。

虽说我是个极其敏感的人,对于教育孩子早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理念,有一定的自信,但还是紧赶慢赶地把尹建莉老师的这本书再次翻出来陪老公重读,生怕我们准备得不够。

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育儿书,希望大家慢慢体会,深入了解。国内的家长们在孩子身上的投入非常多,尤其是金钱的比重,感觉多过了最重要的“时间”。其实说真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不遗憾,不去补课,或少学几项长大后可能用不上的技能也不遗憾,但如果您没有给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或搭建良好交流的桥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Tower Hamlets, 2021.1.1 1:17am GMT>

下面是我个人的部分读书总结和感悟: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篇】

家长没必要骗孩子,说“打针根本不疼”这种话,孩子小,以致痛觉更灵敏。

给孩子备好心理建设,让孩子学着用正面来面对,客服困难,其实也是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模版,以后万事不必刻意回避疼痛或任何负面感觉,看清事情本质并且积极应对才是解决事情最好的方法。

【不要捉弄孩子】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 是两回事儿” 希望家长和身边有孩子的成年人都能够理解,什么适或什么不适合对孩子说,对孩子做!

小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很敏感,他们用最简单的思想在关注着周围的动向,其实是在努力地适应着大人的生活。在及其敏感的时期,在鼓励下经历成长的小朋友们的心理状态要比经历很多挫折的小朋友们好得太多。

孩子小,很多事情都不太懂,所以做到平等对待,尊重他们,对于很多人来说像个玩笑一样。我认为时刻保持着一种“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态度对待任何人,就好。——— 2020.11.24

【如何给予孩子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除了孩子天生携带的性格基因外,最容易影响孩子个性的就是他们身边最亲近的人了。所以在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缺点时,理解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并不困难。三岁之前看基因和离他们最近的人,三岁之后除了以上,当然还有外界,如:学校、社区等地接触到的人群。那么如何让孩子有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我觉得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了。因为孩子很单纯,他们很了解自己的想法没有家长成熟,且没有评判标准,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作的评判或批判,都需尽量严谨。

第二要保证和孩子的【平等沟通】我发现孩子天生都是喜欢对熟悉的人表达自己的,有些孩子会越来越喜欢表达,对他们信任的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越来越开朗,越来越sociable;有些孩子即使对信任的人也却越来越难开口。总体归咎于一个【平等交流】

1. 不以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评论他人

2. 不以自己的三观准则去批判他人

3. 不恶意猜想

4. 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 2021.1.1 (1:42am GMT)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2日18:45: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859.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