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鸣和反思,我不知道其他小伙伴从小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就我自己而言,从小就是在一种打压式的、高强度控制式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吧,我其实一直都很喜欢读书,但是在我父亲看来我读的那些书就是无用的书,就是不被允许阅读的书,所以现在虽然我仍然保有阅读的兴趣,但是已经丧失了许多阅读的热情。
在读书的过程中,读到像这些点的时候我就觉得很难过,如果父亲的教育方式再柔和一点,也许我能够比现在优秀很多。正是因为这样不恰当的方式,让我逐渐变的不自信,以至于现在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重塑自信。
在想到这些的时候我同时也在思考,站在父亲的角度去想,虽然父亲的教育方式不是正确的,但是毕竟他是第一次做爸爸,从来没有人教过他怎样做才是合适的是好的,也许他经历过的是比我更差劲的教育呢?因为没有人教他,所以他只能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教育子女。而同样我也庆幸,庆幸自己在孩子还小的遇到了优秀的书籍,让我能够学习到一些好的方法和理念,让我能够不至于重蹈父亲的覆辙。因为我们往往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复刻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如果自己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很可能就会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个人觉得很有必要买一本纸质版的书放在自己的床头,不仅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了一些育儿上的错误,不要被父母曾经的教育模式所影响。还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翻开来重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那就是纸质书方便我们和爱人进行分享,虽然书名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爸爸就不需要读了。每一天我们都可以和爱人分享书中的一些章节,并且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让爸爸更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使夫妻双方在育儿方面达成共识,还有助于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提升亲密度。
此外,在读的过程中我看到有一些读者写的评论说适合圆圆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孩子,其实我觉得作者更多的是想把一些育儿方式和理念传达给我们,以圆圆为例只是为了更加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写出来也不是为了让我们照本宣科,我们读了之后更多的应该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势,把作者的理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作者的示例是在授人以渔,而我们的亲身实践则是钓鱼的过程,如果完全照搬照抄而不结合实际情况,那钓起来的可能是一只塑料瓶。
育儿这件事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的,孩子在成长,作为妈妈的我们也要一起成长,才能够带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教育,也才能够让爱不再是孩子的枷锁,而是孩子幸福快乐的源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