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很看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但我不知道大家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如何看待的,我的身边总是会出现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的教育方式,包括严格监督、恐吓、逼迫等,有些甚至直接托付给家人照顾,这些都正在泯灭孩子的美好天性,一步步将他们往悬崖边上推!
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还是在一点点地接受父母的坏价值观,然后重走父母的路,甚至还不如父母混的好,那我们的家族如何才能更加兴旺,世界怎么会因为我们一点点变好。这是我读的第一本育儿启蒙书,可谓对我帮助极大。
教育的本质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女儿圆圆,从婴儿时期打针开始到高中的大量教育案例,以及作者身边的所见所闻,这些描述无时无刻让我觉得,教育的本质是对孩子进行正向的心理素质建设,如独立思考、擅于沟通、勇于探索、勤奋刻苦、直面困难、同理心,以及自信、友善、诚实、包容等优秀品质,同时引导控制嫉妒、自我、自卑、自负、退缩等负面价值观,这也就是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便是对这些素质的历练,最终以分数的形式体现。
检验孩子教育成果的是分数背后的素质是否建立完好,对于一个正常孩子来说,这些素质建立完好是可以让他们的分数名列前茅的,然而,被严格监督和逼迫同样也能得到高分,可悲的是,很多家长在这里花了大力气,一旦脱离分数独自面对社会时,将会被基础素质的缺失、不正确的价值观和潜意识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他们不得不面对社会的毒打,开始推翻以往二十几年建立的残墙,不断地与潜意识作斗争,并重新建立新的正确的价值观,这个过程是长期的,痛苦的,而大部分人是无法通过这道坎的,甚至对这些毫无知觉。
教育成果=父母的教育心法+行之有效的招式
还记得金庸武侠世界里的武功秘籍设定吗?秘籍由心法口诀和招式组成,到现在我才终于理解,处世之道不就是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引再配合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践,建立企业需要有企业文化作为指引,个人同样也需要诚实友善做路标,任何脱离价值观的招式都是没有灵魂的花拳绣腿。原来金老先生早已把处世之道融会贯通了。
我认为父母的教育心法是,让孩子去经历他们应该经历的事,而父母是孩子一路上的守护神,鼓励、引导、保护着他们,试着去理解他们,和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一同成长,而不是做居高临下,强制逼迫,“永远正确”,孩子犯错就急于撇清责任的父母。在方法上需要配合心法,一切以素质培养为导向,切勿被情绪所左右。
不要被眼前的效果蒙蔽了双眼
通过恐吓和惩罚孩子,确实可以让孩子听话,但他们的内心种下了退缩和暴力的根;通过监督逼迫也能让孩子保持好成绩,但他们已经失去了对知识的求知欲,他们只是在完成一项大人给他们的任务;通过指责孩子的错误来让他们长记性,其实是在给他们灌输“一犯错误就会被骂”的潜意识,他们的内心便会持续寻找认同感,或者否定自己。
很多父母觉得,这些都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顺从自己,让他们看起来比较“好带”,内心还略带成就感,殊不知这些都在破坏着孩子的小小心灵。我理解,父母们或多或少也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长大,也许自己已经忘记了大多数小时候的内心创伤,但潜意识已经遗留下了种种坏根。此时如果我们多一份警觉,就会发现这些坏根已经慢慢地在毁掉自己和下一代,用理性的力量纠正它们,慢慢地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好。对于孩子,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耐心,从长远的角度看待这些,只要父母的方法引导着孩子往想要的方向前进,成绩差点又如何呢?教育是件数十年的事,可塑性很强,机会也很多,所以我们不必着急。
以上,就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总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