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摘选曹操、杜牧等十一位住家的注解,集各家之长,对全篇兵法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注解。

MoMo 2021年6月2日22:41:26
评论
242

语言浅显易懂,夹带隔夜的鸡汤,以及作者不成熟的历史观,是街头上典型畅销书风格。建议仅当做文言文注解来读,作者观点基本可以忽略。

孙子思想的核心是先胜后战,全文共计13篇,以下是各篇主要内容。

《计篇》:计,计算,非用计。讲究战前计算实力对比,具体对应道、天、地、将、法这五事,对应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这七计。战争是先胜而后求战,非先战而后求胜。战争的决胜点并非战场上的发挥,而是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功夫在日常。

《作战篇》: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会拖垮经济,需要不战,慎战,速战。准备要慢,动手要快。在战争中,则应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战争应先保全自己,再追求全胜,最后在胜利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全敌人,作为自己胜利果实予以消化。

《谋攻篇》:讲战略。上兵罚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划重点,以全争天下。后面简要介绍一些用兵法及知胜法。

《形篇》:看情形,能胜就打,不能胜就守(跑)。“患销未形,人谁称智?不战而服,人谁言勇?”战争的艺术不在于戏剧性的胜利,大道至简,所有人都觉得顺理成章的胜利,水到渠成的胜利,才是最好的胜利。而能将形式演变成水到渠成,信手拈来的形势,才是指挥官的水平。

《势篇》:讲战术和管理。核心是分数和正奇。分数,即分兵,留好预备队,主力和预备队永远相互呼应,相互转化,进而变化无穷。“以正合,以奇胜”。“用兵任势”势险、节短,则事易成。

《虚实篇》: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隐藏自己、避实就虚、因敌变化,就是取胜之道。

《军争篇》:实际战争中用到的种种技巧。

《九变篇》:注意变通的几种情况。“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针对敌人统帅、将领的人性弱点,逐步瓦解对方核心。“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讲不同战略位置、不同地形的用兵之法,敌情的观察法,驯卒驭下法。

《火攻篇》:火攻的几种变化。

《用间篇》:间谍的重要性,间谍的不同种类及各自用法,反间是用间基础。

另外还有两段诡道的精髓,抄录如下:“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为害之计,理非一途,或诱其贤智,令彼无臣;或遗以奸人,破其政令;或为巧诈,间其君臣;或遗工巧,使其人疲财耗;或馈淫乐,变其风俗;或与美人,惑乱其心。此数事,若能潜运阴谋,密行不泄,皆能害人,使之屈折也。”

作者自身批注其实非常通俗,但原文实在太牛逼。应全文背诵,常顾常新。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2日22:41: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1924.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