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孙子兵法》,也是第一次明白:“计”非计,用兵并非为了作战,而是为了不作战!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先胜后战,而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兵者诡道”。没有充分的分析,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精密的防范,怕是别想“战可胜”,只会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人的一生真的很奇怪!有的人明明一生成功,但却默默无闻;有的人明明一生犯错,但却名扬天下。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真正的英雄永远在等待,要么一朝功成,要么平淡一生!所以说,学习,学什么、向谁学很重要!
欣赏作者的这句话——读书,一个经验,只问自己学到了什么,而非作者说了什么。答案哪怕只是片面,但它也是认识问题的一个角度!
其他:
1.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
2.侥幸,只是懦弱者的自欺欺人;
3.知己知彼,但知己更重要,知己的又有多少?
4.《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要战斗你就得输的起,要明白胜败乃常事,做事就必然有风险,有成本!
https://xpanx.com/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0 1F
孙子:
善战者 先为不可胜 以待敌之可胜
善战者 求之于势 不责于人
善战者 其势险 其节短 势如扩弩 节如发机
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势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蓄势,“节短”正如搏动弩机那样突然。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1 2F
1.以强胜弱,不以弱胜强;
2.打得赢,也要计算代价;
3.先胜后战,或不战而胜;
4.大部分时间都是等待,耐得住寂寞;
5.一战而定,不定不战;
6.兵法没有以少胜多,没有以侥幸取胜,一切都要遵循兵法的“道”;
7.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强大自己,一味知彼可能会中对方的诡道。
8.孙子兵法不是教你如何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1 3F
作者写的比较用心的一本书。华杉对孙子兵法的解读,是在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兵家的观点及作者自己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经验,探究孙子兵法的哲学思维运用的方法。较为贴近生活,易于借鉴、接受及应用,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和思考的好作品,推荐!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1 4F
《孙子兵法》,讲来讲去,都是练基本功,抓基本面,就是管好你自己,自己强了,再等待胜机出现,等最有把握的时候动手。先胜后战,一战而定。
自己不强,那就不要逞强。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2 5F
把孙子兵法精髓讲清楚了,先胜后战。十分认同。圣人之道,本来就简单。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因这个封面嫌弃了很久,拖到前段时间才认真看。其实是好书,干货满满,智慧充盈,偶尔伴随鸡汤却绝对没有鸡屎,可读性很强,很有吸引力。还要精读很多遍,孙子兵法注解最推荐的一版。[强]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2 6F
看完之后,觉得自己一身缺点的书……
跟我想象中的孙子兵法完全不一样,道理都是最简单的,也不难读,但克服自己和脚踏实地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愿意和能够做到。而且其中很多都对我固有世界观方法论有颠覆,而且这种颠覆是补足信息式的,改想法改的又快又情愿。
书里的观点也不一定都对,但信息量够大也和以前的知识架构不重合的有很多。补足信息自己再做判断也可以。总之,120分推荐。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2 7F
一部《孙子兵法》讲完了,你会发现,它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秘,不是什么秘笈,而是简单平凡的道理,平正通达的大道。圣人之道,本来就简单。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甘于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
学以致用,还需深度阅读,反复思考,反复实践,边做边学。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2 8F
以强胜弱,先胜后战,孙子讲究的战争都是基本面,自己准备不充分前,不要因为焦虑,不要因为暂时的不作为而去乱动作,等待有时候就是最大的作为,一旦准备好,就得一战而定,这个企业经营很多类似的地方,尤其是创业前期,突破点没找到前,一定要慢看快打,动手前仔细想好,把需要验证的模式假设清楚,沙盘多推演几次,一旦动手几个节奏点得快去做好
2021年6月3日 上午7:03 9F
作者集诸家大成,结合了众多历史战例,通解《孙子兵法》。中心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无智名无勇功,精于计算,不贸然出战,战则一击必胜,方是良习手。放之当下,也有实效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