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何大事小情发展到最后都归结于做人,所以才说做事先做人。做人不是让你只做好人,而是做有价值的人。如何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我觉得是这个人优缺点相抵后的综合得分,能力强的人一定是优点减去缺点仍大于零的人,差值越大能力越强。因此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要综合的考量,不能简单的一分为二,有必要时要一分为百,但可惜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多数人只看自己想看的那部分,忽略了自己不认同却更为关键的那部分。所以一本《孙子兵法》,读出了伟人,也读出了萎人,道理就在这儿。
2. 我们习惯性的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别人身上,仿佛钻研的越多自己也会越成功。但世间的道理就那么多,他成功不是因为他懂得道理比你多,而是因为他贯彻、执行的比你好。所以相比研究别人,我们更应该先了解和分析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可以做好,哪些需要加强,这远比读十本“马云传记”帮助更大。
3. 焦虑是通往成功的绊脚石,多少人因焦虑而犯错?如果一个行为仅仅是为了做而做,但其背后却毫无深意的话,那倒不如索性不去做它。人人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可准备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等待。等待的心路是漫长的,中间难免焦虑,一焦虑就容易怀疑自己,因此什么初心、计划统统抛之于脑后,匆匆忙便干了起来,干着干着才发现其实自己哪儿都没准备好,而再后悔也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所以孙子说谋事要久,行动要快,“谋事”我理解的就是准备和等待。
孙子兵法与其说是一本兵书,不如说是一部哲学大观更为准确,我读后最大的感悟是——做人即做事,做事亦做人,相辅相承,源源不绝。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