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我们之间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据说这句话是当年月下之盟,清华园古月堂前,一袭青布大褂,一双毛底布鞋,满身浸润着儒雅气质的钱锺书,对清秀活泼、娇俏可人的杨绛诉说的绵绵情话。
有人说,杨绛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人生最美好的姿态。
她的风华,她的干净,她的从容,都是在世事波折中洗练而成。
正如杨绛先生所写的那句:“人生实苦需修炼。”很喜欢杨绛先生一段话: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杨绛出生于民国最动荡的时期,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她一生历经风浪与波折,却总能给世界以温暖、以感动。《我们仨》中写到:“我们家,很朴素,我们仨,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此了。
修炼善良,很认同罗素说的一句话: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当我们付出善意,也会得到来自世界的回馈。杨绛先生笔下有一名篇,叫《老王》。老王是个三轮车夫,没有亲人,常年和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相依为命。他患有眼疾,很多乘客拒绝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杨绛夫妇却不嫌弃他,经常照顾他的生意,无论他多客气,都一定给他应有的报酬。还给老王“赚外快”的机会,招揽他给自己家送冰。善良与厚道,是杨绛刻在骨子里的品格。这种品格,无形中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钱媛给老王送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老王给杨绛家送冰的车费减半;送钱钟书去医院看腿,坚决不肯收钱......
人生在世,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
有句话说,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心存善意,温暖他人,是我们在这人世间最好的修行。
作家三毛曾说:“世间的人和事,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样子,然后静静得去等待就好了。”
余生尚长,不必慌张。
当你修炼好自己,其他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愿你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