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看的时候真的超级超级压抑,情绪波动很大,当时感觉胸口有一团火在燃烧,我本来想要写一篇很长很长的书评的,想了几天,我发现我写不出来,我对此感到很羞愧,因为我已经失去那种愤怒感了,我也渐渐地把他当成了一个故事,虽然我知道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且一直在继续着。
这也正是我感到羞愧的原因,书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
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我为自己的麻木而羞愧,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是幸存者是一个局外人,而对此无动于衷呢?即使你不能改变太多,你也应该一直把这种愤怒藏于心中啊,为什么对于《素媛》《辩护人》那些电影你看了思索过了明白之后却也就放一边了,为什么对于红黄蓝等性侵事件你刷完微博发完朋友圈在当时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对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你只是在看书的时候情感激烈,看完书之后3天不到你就不再压抑不再难受了。
是因为你的生活太美好了吗?为什么就这样无动于衷了?!!
“世界上最大规模最残忍的屠杀,并不是二战时期的集中营,而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而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面没有乐,只有无尽的讽刺与黑暗,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
家庭对于性教育的缺失,社会对于罪犯的容忍是根本。
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一个个小女生是在学会走稳之前就被逼着跑起来的犊羊。那他是什么?他是最受欢迎又最欢迎的悬崖。
李国华聪明,他十分理解这个社会面对性的暴力时,会站在施暴者的那一方。
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这是思琪在隐晦表达自己被强暴之后父母的反应,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爸爸的声音如土石流,淹埋了整个家:“你以为做这种事你以后还嫁得出去?”“什么叫‘这种事’?”“乱伦!”那两个字像石头一样击中晓奇的眉心,晓奇倒在长藤椅上,藤椅痒痒地嘎吱响。妈妈把喉咙都吼出来:“你跑去伤害别人的家庭,我们没有你这种女儿!”
这是晓奇爸妈知道她和李国华有性关系之后的反应。
所以你拿了他多少钱?”
“鲍鲍换包包!”
“当补习班老师真爽!”
“第三者去死!”
“可怜的是师母!”
“对手补习班工读生发的文吧?!”
“还不是被插得爽歪歪!”
这是晓奇将她被李国华诱奸的经历发布在网上之后网友的评论,每一个评论都像刀子一样扎在她心里。
这本书里面没有一个是正常的,全是讽刺的,父母,网友,社会,老师。
但却也是正常的,女学生和老师搞在一起了,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小三”“破坏家庭”,而不会想是老师一步步讲女生带入黑暗,堕入地狱。
思琪悲剧的另外一个很大原因在于她对于文学的热爱与她的自尊,她只知道爱是剥光你的衣服但不弄掉颗纽扣。爱只是人插进你的嘴巴而你向他说对不起。
她忘记了愤怒,她不是生气,她说对不起,哎!
思琪洗澡的时候会想,不只是他戳破我的童年,我也可以戳破自己的童年。不只是他要,我也可以要。如果我先把自己丢弃了,那他就不能再丢弃一次。反正我们原来就说爱老师,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
她在这样的自我催眠中,渐渐爱上了这个诱奸犯。
我是睡美人,是你吻醒它们的。
李国华利用文学在这个热爱文学的少女心中留下了太多烙印。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只是恋童的变态,也是恋物(文学)的:“我已经知道,联想、象征、隐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
林奕含后来说:
“文学是最徒劳的,且是滑稽的徒劳。写这么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这么多年,我写这么多,我还不如拿把刀冲进去杀了他。真的。”
太多黑暗如同狂涛奔腾,流进读者的感官,到达了内心深不可测的地方。
而我们所有正常的人,所有青春幸存者所经历的这一切,这世界,都是房思琪素未谋面的故乡。
只是想多给林奕含房思琪类人一个拥抱,只是希望你我这个社会对于这种事的思索多一点,不要每次都等到有人去世才惊醒 。只是希望对于他们的关怀可以多一些,不要在盲目攻击,她们本就敏感,受不住这些的。只是希望国家社会可以多将这些阴暗面暴露出来,将阴暗面暴露出来让我们看到不会让我们对社会失去希望,将这一切遮盖,让我们看不到才会让我们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