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等衣冠禽兽,钻了性教育的空子,奸污幼女,如鱼得水

MoMo 2021年6月7日07:13:58
评论
260

人类历史最大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这本书我是在2019.09.03开始阅读,直至今日,2020.02.23,整整快半年时间,我才读完。不是因为书有多长,而是读起来真的太煎熬太煎熬。看了太多苦难的书,都没有这本这么痛苦。
读的过程中,我能想到无数词来表达我的情感:愤怒、心痛、无奈、绝望、厌恶、震撼、愤懑、压抑、悲愤、怨恨、凄凉、想嘶喊,但又想保持沉默……
作者反复用难以启齿的耻辱、难以承受的痛苦炼就自己的内心,最后再平静地讲出自己的故事。她的叙述是那么清醒、透明,从中透出一切深渊。但凡是对这种无法命名的深渊看过一眼的人都再也不能把目光移开,黑暗如同狂涛奔腾,流进读者的感官,到达了内心深不可测的地方。
我真的不知道一个女孩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把自己那些痛苦不堪的遭遇冷静地讲出来。那过程想必是掺着血和泪的,因为那些痛苦的遭遇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埋藏在心底最深处,讲出来无异于剜上长好的皮肉,露出生生白骨,拿一把利刀来来回回地刺戳,大有一种不染满鲜血誓不罢休之概。铮铮男儿尚不能承受,更何况一个芳龄少女。她理应被养在阳光下,不任外界风雨摧残。哎,现实却是这般……不想继续想,也不敢深想,心碎的稀巴烂。
而作者作为受害人在经历了痛苦之后还能把这种痛苦化成一种力量,她真的是用尽了全力在书中,用尽最后一丝力量推出了埋在心中的一椁棺木,把自己伤痕累累的过去拿给世人看,我想她需要的不是无用的同情,而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改变的力量和一种对受害人温柔的爱。
她的通篇文字冷冽而美丽,读来让人心寒。文中那些炫目的文字,那些缀满修饰和比喻的句子像个口袋里塞满石头的人,喘着粗气往前走,一步步没入水中。稀有的直面人性之迷乱的故事,划开肌肤,展现血肉,痛彻心扉。连阳光都像聋哑人的语言,健康的人连感到陌生都不敢承认。
我记得在专访里她说过,老师,在孩子心里一直都是神圣的存在,如今这份肮脏的欲望玷污了原本纯洁的灵魂,心灵的扭曲摧毁了一个人的一生,是天使与恶魔的共同体,这句话的本身很美,可是却以这样的方式出现,让人悲愤。当我们以最单纯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总是满怀恶意,甚至让人心底发寒。
初一的教师节以后她从未长大。李国华压在她身上,不要她长大。而且她对生命的上进心,对活着的热情,对存在原本圆睁的大眼睛,或无论叫它什么,被人从下面伸进她的身体,整个的捏爆了。
然而房妈妈不仅对开启教育的时间理解偏差,更对教育的内容有保留。耻谈或避谈性,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可悲的是,受到了伤害的少女出于自尊心,不敢向外界呼救,反而愈陷愈深。于是,就在家长-施暴人-受害者的三重枷锁中,罪恶的死海逐渐加深浓度,一具具少女冷白色的枯骨浮出水面,旁观者的冷嘲热讽镌之其上成墓志铭。而李国华等衣冠禽兽,正是钻了如此性教育的空子,奸污幼女,如鱼得水。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哀。性教育不是给需要性的人的。在房妈妈等大人眼里,不进行性行为,就等同于不需要。然而他们忽略了,性行为可能不是一件自愿发生的事情,而是在尚未了解的情况下的被逼无奈十二三岁的女孩不需要性行为,但有可能因为他人需要性行为而被奸污。
真正的教育不是当别人需要时才登场,而是一种生命的底色,在尚未遇到未知的风暴前就已经浸润灵魂的一柄刀剑,随时预备出鞘。不要需要教育时才知道教育,不要受到伤害时才知道教育,教育是不是将来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黑塞所说“真正的教养永远在半道上”,正是此理。
借文艺之行囊,行庸俗之套路。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李国华心想,他喜欢她的羞恶之心,喜欢她身上冲不掉的伦理,如果这故事拍成电影,有个旁白,旁白会明白地讲出,她的羞耻心,正是他不知羞耻的快乐的渊薮。射进她幽深的教养里。用力揉她的羞耻心,揉成害羞的形状。读到最怨恨的时刻我甚至冲动的想拿把刀冲进书中杀了那个道貌岸然的家伙。真的。
说出来就要接受整座城市的围观,被无数席卷而来的眼神,飞沙走石般的碎语,紧紧包裹。思琪的自尊和耻辱和无人可诉的孤独,让她只能用自我放弃的方式对抗恶魔。
满城遍地都是幸福,可是没有一个属于她。她想要的幸福已经被摧毁,并且再也找不到,美丽是幸运,却给她带来了不幸。这些细腻到极致的描写就像别人说的,她把所有的情感都注入了文字里,将痛苦当做种子,用悲伤,迷茫,无助,恐惧培育着一朵花,一朵美到极致的罂粟花,把自己深埋在热爱的文学下,不想受伤,却早已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暖心的情话用错了嘴巴和场合,真的是比诅咒还要让人浑身颤栗。好像摸到蛇皮的冰凉与糙感。伤害是尘封的记忆,让人进退维谷,是灵魂的停滞,无数日夜交替的演习。
文字似乎无法表达思琪的苍白感。作者也是值得期待的新作家,只可惜这个期待是永远无法验证的了。
文学是最徒劳的,且是滑稽的徒劳。很难想象在经历如此巨大的痛苦之后,依旧一个人默默承受一切、追求自我和解的林奕含是如何坚持了那么久。写这么多,我不能拯救思琪;也无法感受作者内心的煎熬。相信奕含这本书写得也极其痛苦,我无法提供怎样的安慰。唯一只能感谢她,在这一刻,让我们一起幸存于这个时空,拥抱那些被社会谋杀了的女孩的思绪与感受,牢记这些感受,然后,好好地活下去。如果完成这本书是她最后的心愿,希望所有的阅读都是对她的祭奠。很抱歉,林奕含,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了你。天堂里没有伤害,愿你再天堂一切都好。
(最后再听一遍微信读书的边江讲这本书。再见啦,自此之后不会再看再听它了。文字有部分是在阅读的时候摘录了书友的想法和作者的故事)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7日07:13: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19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