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MoMo 2021年6月7日15:32:56
评论
168

某天,看着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转过头去看着先生,冒出来一句:我好羡慕杨先生这样的一家人。先生问我羡慕什么,我回答说喜欢这种“拉上窗帘,相对读书”这样的夫妻。

看这本书,给我最深的体会是杨老和钱老都是那种书痴的人,一头扎进书海中,不求名和利。

我喜欢书,爱屋及乌,喜欢书痴。从前对钱钟书的认识,始于《围城》,印象中,他分不清左右脚,他文笔犀利,更甚者,有人说他“刻薄”,但杨先生的笔下,他是一个可爱的读书人、笨拙的丈夫、和蔼的父亲、孝顺的儿子、勤勉的同事。

文中一开始是以一个梦境为序,以倒叙的方式回忆最后一家三口的相依相偎的生活,直到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开,留下杨先生一个人独自徘徊。第二部分从梦境中走出来,讲述和钟书新婚随即去英国牛津求学趣事,两个求知欲很强的人在国外相扶相持,除了读书,还学会了做饭并认识一群可爱的朋友。后面有了女儿圆圆,我很喜欢钱先生迎接女儿的言辞: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后面一家三口去巴黎,回国,到上海,辗转北京,从干面胡同到北师大再到三里河寓所。一家人经历风风雨雨,依旧没忘记初心,以恣意读书为乐。

圆圆头,聪明伶俐,当爸爸的朋友,做妈妈的”姐妹”,因为身体和外部环境缘故,几度休学,但她的功课并没有落下,真正性情的和同学友好相处并在同学之间赢得尊重。她一好苗子,似一颗青莲,在那种动乱的年代,出淤泥而不染。

而钟书先生,大智若愚,在生活上笨拙的可爱,但他也会烧茶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在学问上如鱼得水,但并不因此孤傲。

杨先生,和钟书是一类人,钟书不会的,她会。钟书会的,她谦虚的说还没达到他的高度。

哪里有家人,哪里就是家。人生短暂,喜乐哀忧,莫过于有一个知音陪同。我们仨剩一个人,杨先生孤勇的走在寻找家的路途中。而我,合上书,很想看看这位古稀老人。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她并不喜欢被打扰的生活,还是静静的在远方祝福她,在文字里陪同。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7日15:32: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241.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