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人生本就是梦,只是我们一半是睡在梦里的,一半是活在现实的

MoMo 2021年6月7日17:55:561 314

我们仨:Mom、Pop、圆○。即杨绛、钱钟书、钱瑗。我们仨,原本是钱瑗住院期间想写的回忆录,可惜命运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年迈孤独的杨绛,因为他俩已经不辞而别,一生都很幸福的我们仨,此刻怎叫人不觉凄凉与怀念,唯有做梦与书写,才能让他俩重回身边,陪着走完这最后的漫漫人生路(就像书言: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这也才有我们看到的“我们仨”。

         “我们仨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者我们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

       读完此书再回味这几段文字,没有浓墨重彩,却是那么铿锵有力,直抵人心。我们都在问,我们都在求,什么是幸福?“我们仨”就是幸福,我们俩也是幸福,还有你们亖,甚至他们伍……这种幸福来自全身心的热爱生活,来自书香的陪伴,来自对生命的虔诚。万物不为我所有,可为我所用。能用,感激之;不能,是正常……

        杨绛先生很平淡很朴素地为我们讲述了1935年到1998年,圆圆从出生到英年早逝的一生琐碎,看似平淡,深思不凡。她说圆圆是她一生的杰作,从看着她出现,到长大,到消失,她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更有着牵肠挂肚的爱。尤其在这样的书香世家、文学大家,和国家有着同样命运的经历后,娓娓道来,如春风拂面,又波涛汹涌,“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浮生若梦,人生本就是梦,只是我们一半是睡在梦里的,一半是活在现实的。人生也全是梦,当你老了,已是物是人非,只能用梦和回忆让现实更好过时,猛然发现,人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要去何方?这时候梦醒了,你也该走了……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7日17:55: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25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mate 40 mate 40 9

      杨绛先生之离世,乃国之殇,民之痛也,遂举国哀悼并感怀杨先生之奉献。钱老一家的诸多趣事也被网友翻找出来,我惊讶于竟和钱瑗女士是兰卡校友,虽然这种联系极其的自以为是和浅薄,但莫名的便产生了一份亲近与自豪。我敬佩钱老一家的德行,在学问上更是一生追逐之榜样。
      杨绛先生把温情揉碎了涂抹在文章里,每件平淡的小事儿都洒满了星星点点的爱与留恋。但我总隐隐觉得这种温馨似乎混杂着些许苦涩,于是当我顺着这若隐若现的伤感慢慢向前,穿透文字的一瞬间,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孤独的身影。
      老先生无时无刻不念着丈夫和女儿,撕心裂肺的想!但又能如何?哭泣只会徒增伤悲,而剩下的只好拼命回忆,回忆三个人的点点滴滴,甜蜜的也好,争吵的也罢,再细小的记忆也胜过梦醒后的无可奈何。
      珍惜时光,珍惜家人,珍惜每一个感动的瞬间,也许这是杨绛先生寄望于此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