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的采访录》
――爱国,爱家,爱你们

MoMo 2021年6月7日18:27:51
评论
193

《关于爱的采访录》

                         ――爱国,爱家,爱你们

前言:杨女士,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关于您所作之书《我们仨》,那是一本关于您、先生和圆圆三人的人生回忆录,现在围绕读者的一些代表性疑问来开展本次的采访。请问,您准备好了吗?

“我准备好了,可以开始。”

Q :有些读者这本书感觉很奇妙,玄而幻却虚而实,特别是前几章,似梦非梦,梦中梦,水中月,镜中花,虚实的构像描写手法,结合的完美无瑕,这是为什么呢?

A :文章的开始就说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究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

Q :此书读来语言简洁而伴有深重之感,思念于您而言总是让人无比沉重之事吗?

A :“人间没有纯真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懊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后言:我认为杨女士对她先生和女儿的思念也是没有永远的,世间万物终将有终结的那天,什么是永远、永恒的?都说是感情永存,但走到最后只有自己与自己的灵魂是孤独而永存的。)

Q :您和钱先生一生携手并进,经历艰难困苦,晚年才得以安居乐业,祝愿你们白头偕老。那么对于死亡,你们是怎么看待的?

A :他对我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然而他真的先于我与我死别了,把我一人留在人间,安静地思念曾经的美好。

Q :在解放前,很多知识份子都跑国外去了,对当时满目疮痍的中华民国失望至极,您怎么不随之而外逃?

A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后言:神圣且伟大的祖国大地孕育了我们芸芸众生,国难当前,岂能一逃而置之不理?众志成城,守护中华!)

Q :此书中无处不在的爱,特别是对圆圆的爱,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母亲的随性而伟大。

A :“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少年时期经历种种坎坷,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后言:所谓“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希望我们真的懂得父母的各种不易,多去理解他们,陪伴他们。)

Q :对于圆圆,你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A : “圆圆的身体一直不太健强,时常休学在家修养,但是我记得在她一九五五年秋季中学毕业,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她的志愿是“当教师的尖兵”。我学我爸爸的榜样: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钱瑗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她一辈子是教师队伍里的一名尖兵。后来她真的兢兢业业实现了她的愿望。我由衷地为她欣悦。”

结束语:

这本书读得很慢,书中很多民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我也没去深究。本来想说些煽情的话语,看到后面的书信附录,我默默流泪了,千言万语如鲠在喉,却蕴藏于心中。

有一封圆圆给杨女士的贺年信里写了一首打油诗:“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
                    愿采忘憂花,借此谢娘生。”

然而,最后选择了一些印象较为深刻的语录作此书评,也算是把干货提炼出来了吧!这些文字只能证明我已匆匆掠过,静静地留下过痕罢了,实质之处有待进一步深入阅读。

此刻星空璀璨,让我们共享这个宇宙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吧!此刻,便是永恒!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7日18:27: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277.html
索雅死后,欧维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只剩孤独。 读书

索雅死后,欧维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只剩孤独。

欧维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于是一次一次地计划着去死。在他第一次实施死亡计划的时候,搬来了一户奇怪的邻居,一个怀孕外国女人帕尔瓦娜和她的丈夫帕特里克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当然他们阻止不了欧维的死亡计划,只是...
对社会的批判也很能引起共鸣 读书

对社会的批判也很能引起共鸣

这个故事很牛逼!作者的比喻句用得出神入化,使人物的性格于不经意间跃然纸上。手法上有很多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运用,又不会让你跳戏,很有功力。当然,对于一个决心要死的孤僻倔强的老头来说,短时间内接连发生的一连...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