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沉淀了60多年的温馨婚姻,让人啧啧称赞的同时,又让人向往,又让人羡慕。身在这么美满的婚姻中,钱老是如何书写《围城》的呢?
书中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是平淡如水的日子。两颗互爱的心,两个互助的人,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迫于生计(费用问题),杨老最先牺牲了学习机会,在牛津旁听,最后钱老顺利拿到学位,杨老自豪不已,这段时期,杨老自己安逸于有更多时间阅读。只有自我内心的丰富满足,才不会陷于生活琐事的缠绕不清。柴米油盐在杨老笔下,都成了生活的情调。
后来有了钱媛,于是有了《我们仨》,杨老的骄傲溢于纸上,从出生,到最后走散,女儿都是她的骄傲。钱媛配得上这份骄傲,从小过目不忘,积极前卫(文化领域)。不知道她爱看书的习惯是不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但是肯定起了积极的作用,看书,是了解这个世界最低成本的途径,同时可以让孩子安静,思考。
一家人各自努力生活,珍惜时间,都有自己的成就,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收集生活“小石头”把生活充盈得饱满十足,他们团结信任,一起度过“文革”这样的黑暗时代,很显然杨老并不想回忆那段痛苦的时期。
伟人的一生,也是平淡的一生,也会为柴米油盐而束手束脚,也要各自分担家务餐饮,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只有理解和付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势均力敌吧:杨老感情上更依赖于钱老,钱老生活上更依赖于杨老,各自独立,而又各自牵挂。
为自己的人生而活,但我们可以结伴而行!
https://xpanx.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