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内心的恐惧战斗着!

MoMo 2021年6月7日23:11:41
评论
181

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没有童年!这是本书最刺痛心灵的一句话。书中以回忆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阿米尔自我心灵救赎的过程,伴随期间的是苏军残暴入侵以及塔利班野蛮统治下对阿富汗所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大人没有生活,孩子没有童年,阿富汗的风筝🪁飞走了……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中感情真实动人,通过人物塑造为读者勾勒出了阿富汗伊斯兰文化风俗的大背景。阿米尔和哈桑的父亲正是那个时代下最沉重的人物代表。他是勇敢的、正直的、有能力的、幽默乐观的而大度的一个人,这是社会要求他的形象,他做到了极致。然而他的内心是分裂的,人本的他在妻子去世后与自己仆人的妻子又生下一个孩子,这是不被现实社会认可最耻辱的存在,他不能堂而皇之地养育那个表象上既是仆人又是下贱的扎哈拉族人的儿子,这成了他内心深处最大的痛苦,他用更广泛的慈善乃至正义去填补内心的缺憾。这一切又影响到阿米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带有偏见地背弃与伤害了哈桑,良知的存在使得阿米尔在心灵的炼狱中煎熬到有机会再做好人的时刻,就是从优渥的美国家里回去深水火热的阿富汗,解救哈桑的儿子并用全身心的爱治愈这个从阿富汗孤儿院走出来的心灵破碎的孩子。直到风筝🪁再次飞起来,他终于像哈桑那样成为追风筝的人!
阅读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情节转换都带来心灵的震动。直观看这就是阿米尔的回忆录,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阿米尔的怯懦,逃避与自责,哈桑的“一切为你”的奉献与牺牲,爸爸的勇敢与正义及不可思议的作为,拉辛汗的智慧与慈悲,索拉博的不幸与悲伤。但通篇读过你就会发现,如果把视角放大,这部著作呈现给读者的是在深挖人性的基础上,生活在世俗社会中人的无奈与隐忍,心酸与无助。伊斯兰文化及世俗规矩、战争及残暴当权者的暴政,让所有的人物都在心灵挣扎中卑微地活着,所有的怯懦与暴虐也都逃不过内心恐惧的掌控,这是生命的局限!放风筝的人是自由的、品性优秀的,但却被俗世排斥与不齿,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正是人们内心所恐惧的。
经历了近三十年战争及暴政的阿富汗,会逐渐走出困境,还孩子们一个应有的童年,还那里的人民一个和平安全的家园,因为风筝🪁再次飞起来了,追风筝的人回来了!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内心的恐惧战斗着!

https://xpanx.com/
MoMo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7日23:11: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xpanx.com/2329.html
道德经读后感 读书

道德经读后感

最早接触道德经大概是高中时期,那时喜欢看武侠小说,当时是看了凤歌的昆仑和沧海两部,其书间的很多思想和原文就源自于道德经。但那时只觉得道德经那玄奥深沉的语句是装逼利器,也就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这次把整...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读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曾仕强教授曾这样评价《道德经》,是老子对《易经》的一种高深的注解,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完全读懂;而孔子做的《十翼》,则是对《易经》比较通俗的注解,适用于广大读书人,但是我想,尽管《道德经》里面的知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读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乐者为道哀为暴 道德经看过几遍了,要说很多遍绝没有太大的勇气,因为看不明白,还很多遍,岂不是很丢人?但说一点收获也没有,我的信心又顿时活跃起来,“开卷有益”至少是有一点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道德经,对某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